[发明专利]一种宽增益范围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0309.4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9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余逸群;李思远;李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何秋林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益 范围 llc 谐振 变换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增益范围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变换器包括逆变电路、LLC谐振腔、变压器和整流网络;LLC谐振腔包括谐振电感Lr、Lm和谐振电容Cr;LLC谐振腔内还增设有双向开关;谐振电容Cr、谐振电感Lr依次串联在逆变电路的1号输出端与变压器原边线圈的1端之间,逆变电路的2号输出端与变压器原边线圈的2端连接,谐振电感Lm与变压器原边线圈并联,双向开关的1端通过连在谐振电容Cr、谐振电感Lr之间与变压器原边线圈的1端连接,双向开关的2端与变压器原边线圈的2端连接;逆变电路为全桥/半桥相结合的变拓扑电路。本发明通过全桥/半桥这种拓扑结构的变换,大大拓宽本发明的增益范围,而且本发明电路结构降低了变换器的设计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领域迅猛发展,开关变换器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开关变换器提出更多要求: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小体积。LLC谐振变换器作为一种谐振变换器,具有诸多优点,比如低噪声、低应力、开关损耗低等。LLC谐振变换器一般采用变频控制和定频控制两种工作方式,然而当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范围很宽时,单独采用变频控制的的LLC谐振变换器工作频率变化范围宽,这使得其中的磁性元件设计困难,而且当电压增益较宽时,传统变频控制LLC谐振变换器的效率明显下降;而单独采用定频移相控制的LLC,由于工作频率固定因而磁性元件便于设计,但是为了使得输入电压和负载在宽范围下保证输出电压不变,需要电路在较大的移相角下工作,由于移相电路存在滞后桥臂难以实现软开关的特点,此时电路可能会失去软开关的特点,所以在这种控制方式下,需要考虑最大移相角下滞后桥臂仍能实现软开关的需求,移相角越大,增益范围越宽,由于有前述顾虑,所以移相角受到限制,因此,传统定频移相控制的LLC谐振变换器虽可达到较高效率但增益范围受限。总之,当LLC谐振变换器应用于超宽输入场合下时,电路不能兼顾高效率和高增益的特点。
由廖政伟、张雪、尤伟等人2013年发表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报)的《应用于超宽输入范围的变拓扑LLC电路》中,在全桥LLC(FBLLC)拓扑中找到半桥LLC(HBLLC)结构,当输入电压低时采用FBLLC拓扑,当输入电压高时采用HBLLC拓扑,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图2为两种拓扑下的增益比较,由附图可以看出,通过在全桥与半桥结构间切换,可以将电路增益提高一倍,并且电路效率也得到有利提高。但是,其还是属于变频控制,磁性元件的设计还是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宽增益范围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变换器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宽增益范围LLC谐振变换器,包括从输入到输出依次连接的逆变电路、LLC谐振腔、变压器和整流网络;
所述LLC谐振腔包括谐振电感Lr、Lm和谐振电容Cr;
其特征在于,所述LLC谐振腔内还增设有双向开关;所述谐振电容Cr、谐振电感Lr依次串联在逆变电路的1号输出端与变压器原边线圈的1端之间,逆变电路的2号输出端与变压器原边线圈的2端连接,谐振电感Lm与变压器原边线圈并联,双向开关的1端通过连在谐振电容Cr、谐振电感Lr之间与变压器原边线圈的1端连接,双向开关的2端与变压器原边线圈的2端连接;
所述逆变电路为全桥/半桥相结合的变拓扑电路。
半桥的增益范围是全桥的一半,如果全桥的增益范围是2-4,半桥就是1-2,那么整个电路的增益范围就可以做到1-4,可见本发明电路结构可大大拓宽变换器的增益范围。另外,本发明在谐振腔内增设双向开关,可通过控制双向开关的导通时间来实现输出稳压,从而实现定频控制,降低了对变压器等磁性元件的要求,而且开关器件同逆变电路同位于变压器原边,无需考虑隔离驱动的问题,再者,本发明中双向开关、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形成降压电路,器件应力小,而且双向开关闭合时,电流在谐振电感Lr、励磁电感和双向开关之间环流,避开了谐振电容Cr,有利于降低能量在谐振电容Cr的寄生电阻上的损耗,从而有利于提升本发明电路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03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