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多孔镍合金/二氧化锰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0625.1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6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健;李元伟;李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26 | 分类号: | H01G11/26;H01G11/30;H01G11/46;H01G11/86;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雷月华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多孔 镍合金 二氧化锰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纳米多孔镍合金/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非晶条带ZrTiNiCuAl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包裹后,浸入NaF溶液中,在20~90℃下脱合金处理30~150 min,清洗,干燥,得到纳米多孔镍合金;
(2)在三电极体系下,以纳米多孔镍合金作为工作电极,对电极为Pt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氯化钾甘汞电极,沉积溶液为体积比为1:1的Na2SO4溶液和Mn(CH3COO)2溶液的混合液,在一定电压下将MnO2沉积并负载在纳米多孔镍合金上,清洗,干燥,得到纳米多孔镍合金/二氧化锰电极材料;
步骤(1)所述NaF溶液的浓度为0.006~0.100 mol/L;步骤(2)所述电压为0.25~0.75V;所述沉积时间为20min~1h;
步骤(1)所述非晶条带ZrTiNiCuAl的原子比为Zr28.5Ti16.5Ni40Cu5All0,其中,合金中下标数字为各元素原子百分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多孔镍合金/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NaF溶液的溶剂为去离子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纳米多孔镍合金/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NaF溶液的浓度为0.00625~0.05 mol/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纳米多孔镍合金/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Na2SO4溶液和Mn(CH3COO)2溶液的浓度均为0.05~0.5mol/L,其溶剂均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纳米多孔镍合金/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非晶条带ZrTiNiCuAl的宽度为3~5 mm,厚度为100~300 μm,长度为2~5cm;所述清洗为分别用水和乙醇清洗;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80℃,干燥时间为20 min~1h;
步骤(2)所述清洗为将沉积后得到的样品分别浸泡在水与乙醇中进行清洗;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80℃,时间为20~40min。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得的一种纳米多孔镍合金/二氧化锰电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纳米多孔镍合金/二氧化锰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多孔镍合金/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由集流体与活性物质组成,其中集流体为纳米多孔镍合金,具有三明治结构,其中间为非晶合金,两侧均为纳米多孔合金;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锰,负载于纳米多孔镍合金表面。
8.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一种纳米多孔镍合金/二氧化锰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06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