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抗定量可调的直流供电系统并联均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0988.5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明;王洋;王延鹏;邓超;唐道奎;王涛;高同国;孙成宽;张延超;陈思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1/10 | 分类号: | H02J1/10;H02M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22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抗 定量 可调 直流 供电系统 并联 方法 | ||
1.一种阻抗定量可调的直流供电系统并联均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直流电源输出阻抗优化,通过优化补偿网络对控制环路进行零极点补偿;
步骤2、利用网路分析仪进行电源输出阻抗测量,验证输出阻抗是否被限制在设定范围;
步骤3、根据并联分流需求,每个并联支路电源串联不同辅助电阻,支路电流和支路辅助电阻成反比例关系,实现并联分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定量可调的直流供电系统并联均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直流电源输出阻抗优化的具体方法为:
电源输入输出变量关系为:
其中,G11为电压音频衰减率,G12为输出阻抗,G21为输入导纳,G22为反向电流增益;v1、v2为电源网络输入输出电压,i1、i2为电源网络输入输出电流;
输出阻抗G12为:
i2(s)·G12OL-v2(s)·T=v2(s)
其中,T为电源的环路增益,G12OL为直流电源的开环输出阻抗,化简上式得到闭环输出阻抗:
直流电源的开环输出阻抗为:
G12OL=(Re+s·Le)||(Rc+1/(s·Ce))
其中,Le为电源输出滤波电感,Ce为电源输出滤波电容,Re为电感寄生电阻,Rc为电容寄生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定量可调的直流供电系统并联均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利用网路分析仪进行电源输出阻抗测量,具体为:
当负载电流产生扰动i2(s)时,v1(s)、i2(s)分别通过G11、G12对v2(s)产生影响:
v1(s)=-i1(s)·Zs
其中,Zs为被测电源的源级输出阻抗;
进行修正以得到真实直流电源输出阻抗,实测输出阻抗G12m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定量可调的直流供电系统并联均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
依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双电源并联系统有如下关系:
U1+I1*Zo1=U2+I2*Zo2
其中,U1为开关电源1电压,U2为开关电源2电压,Zo1为电源1输出阻抗,Zo2为电源2输出阻抗,I1为电源1支路电流,I2为电源2支路电流;
U1=U2,因此可得出:
即电源1和电源2的支路输出电流和电源输出阻抗成反比例关系;
通过在支路串联辅助电阻的方式实现并联分流,有:
R1为电源1支路辅助电阻,R2为电源2支路辅助电阻;且同时需要满足Max(Zo1,Zo2)≤Min(R1,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09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等离子废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智慧停车能力支撑与指挥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