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1523.1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1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伯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9;G02F1/1335;G09F9/3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任芸芸;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延伸板及间隔片。显示面板包含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第二基板叠置于第一基板上并具有外侧面。第一基板相对于第二基板突出有一突出部分。突出部分具有突出面供与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连接。延伸板部分叠置于外侧面上,而另一部分则突出于外侧面之外并与第一基板的突出部分叠置。延伸板与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之间夹有间隙,而间隔片部分则伸入间隙内,以位于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与延伸板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于显示面板一端设置延伸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式显示装置已被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凡电视、电脑、行动电话、电动游戏机、车用装置,无一不需使用到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技术的发展上,则是不断的朝向大显示面积及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方向来进行,以期带给人们更好的视觉体验。
在追求窄边框或无边框的显示装置设计方案上,传统的设计不断的在减少装置系统外框的厚度,以期能达成更好的视觉效果。然而在此同时,较薄的外框较无法覆盖至显示面板的外侧表面上,因此外框和显示面板间的界面较容易为使用者所察觉。为了减少上述界面对于使用者视觉感受的影响,设计上会尽量减少显示面板的边缘和外框间的距离。然而由于需顾及组装公差且顾虑到外框可能受外力而压迫到显示面板,外框及显示面板的边缘间仍需留存一定的间隙。而由于此间隙的存在,使用者将有可能经由间隙看到显示装置内部的元件或线路,而对产品外观的质感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减少使用者看到显示装置内部元件的机会。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外观视觉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减少框体受冲击时对显示面板或其他内部元件产生的伤害。
在一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延伸板及间隔片。显示面板具有外侧面及第一端,并包含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第二基板叠置于第一基板上,而外侧面即为第二基板背向第一基板的一面。在显示面板第一端的位置,第一基板相对于第二基板突出有一突出部分。突出部分具有突出面,突出面是面向外侧面所延伸形成的虚拟平面。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连接于突出面上。延伸板部分叠置于外侧面上,而另一部分则突出于外侧面之外并与第一基板的突出部分叠置。而延伸板与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之间夹有间隙。间隔片部分伸入间隙内,以位于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与延伸板之间。通过此一设置,间隔片可在视觉上遮蔽突出面及可挠式电路连接单元,以提供较佳的外观视觉效果。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延伸板以及框体。显示面板具有外侧面及第一端,而延伸板部分叠置于外侧面上靠近第一端的部分,并具有外伸部突出于外侧面外。框体对应于第一端设置。外伸部至少有部分以相反于外侧面朝向的方向弯曲以形成弯折区段。弯折区段并同时朝向框体延伸。由此,当框体因受外力而压迫延伸板的端部时,外力将不会直接完整的被传递至显示面板上,弯折区段得以因其倾斜角度而使得外力分散,减少传递显示面板上的外力。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延伸板、框体以及缓冲材。显示面板具有外侧面及第一端,而延伸板部分叠置于外侧面上靠近第一端的部分,并具有外伸部突出于外侧面外。框体是对应于第一端设置,且框体与外伸部的端部间夹有间距。框体具有内壁面,缓冲材则设置于内壁面及第一端之间。在外侧面延伸形成的虚拟平面上,缓冲材具有第一垂直投影区域,而间距具有第二垂直投影区域;其中第一垂直投影区域与第二垂直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叠。通过此一设置,当使用者自外侧观察间距时,缓冲材将可遮蔽其内侧的元件,以提高视觉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元件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1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手写膜的切割方法及液晶手写膜
- 下一篇:一种液晶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