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作大尺寸边缘宽度的增厚部的圆板形零件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1595.6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3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柳春 |
主分类号: | B21D19/00 | 分类号: | B21D19/00;B21D43/00;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尺寸 边缘 宽度 增厚部 圆板形 零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大尺寸边缘宽度的增厚部的圆板形零件的装置,包括一机架、一第一夹紧板、一第二夹紧板、至少一加热圈、至少一侧压模具以及一控制机构,通过将圆板形零件夹在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之间并旋转,再利用加热圈对圆板形零件的边缘进行加热,使圆板形零件的边缘软化,便于通过侧压模具从侧面对旋转状态中的圆板形零件的边缘进行挤压成型,使圆板形零件的边缘在侧压模具的侧面与所述上夹紧板、下夹紧板的侧面共同围成的型腔的作用下,使圆板形零件的周沿在厚度的一面或两面向外形成凸伸部,从而实现了圆板形零件边缘的增厚,采用这种装置具有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便于大批量生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大尺寸边缘宽度的增厚部的圆板形零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中,某些零件在进行加工时,是要使零件的边缘呈增厚状,典型的应用是在体育健身器械中,比如可以作为体育健身器械中的动感单车、健身车的惯性轮(也同时起到阻尼作用),也可以作为体育健身器械中的划船器、登山机的阻力轮。现有技术的这种边缘增厚的圆板形零件,由于增厚部的宽度尺寸通常需要较大,如果增厚部的宽度尺寸较小则可以采用类似铆接的方式使圆板形零件的边缘端头厚度增加,而对于增厚部的宽度尺寸较大时,则无法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制作,一种是采用模具铸造的方式来制成边缘增厚的圆板形零件,比如采用翻沙铸造设备来制作;另一种则是采用二种不同厚度的材料分别切割出中心盘和周边盘,其中,中心盘的厚度较薄,周边盘的厚度较厚,然后,采用普通机加工设备将中心盘和周边盘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现有技术的这两种方式,都造成了制作繁锁、制作成本高的弊端,而且效率极低,无法实现大批量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大尺寸边缘宽度的增厚部的圆板形零件的装置,具有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便于大批量生产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作大尺寸边缘宽度的增厚部的圆板形零件的装置,包括:
一机架;
一第一夹紧板,该第一夹紧板通过转动机构可沿预置的第一轴线进行转动地安装在机架的的一个位置,第一夹紧板的其中一端面设为圆板形零件的置放部;
一第二夹紧板,该第二夹紧板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对应于第一夹紧板的其中一端面的一个间隔位置处,并与所述第一夹紧板同轴线设置,在第二夹紧板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一移动机构,以利用第一移动机构使第二夹紧板向第一夹紧板方向移动而将第一夹紧板上的圆板形零件夹紧;
至少一加热圈,加热圈具有与第一夹紧板所放置的圆板形零件的周边形状对应适配的圈形;该加热圈与加热源相连接,以利用加热源通过加热圈对圆板形零件的周边进行加热;该加热圈还通过第二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处,以利用第二移动机构使加热圈能够移动到第一夹紧板上的圆板形零件的周边,实现对圆板形零件的边缘进行高温加热;
至少一侧压模具,侧压模具可沿预置的第二轴线进行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紧板的对应侧边,侧压模具通过第三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处,以利用第三移动机构使侧压模具从侧面压向第一夹紧板上的圆板形零件的边缘,对圆板形零件的边缘进行挤压成型;所述侧压模具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夹紧板、第一夹紧板的侧面共同围成圆板形零件的边缘的增厚部分的型腔;
一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转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第三移动机构和加热源相连接,以控制所述转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第三移动机构和加热源的动作。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电机、皮带传送部件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机架中,所述第一夹紧板与第一转轴的一端相固定,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皮带传送部件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相固定;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柳春,未经杨柳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1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装置、控制器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轴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