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养护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1981.5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薛海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山溪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L33/12;C08L63/00;C08K9/04;C08K3/34;C08F120/14;C08F2/00;C04B41/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王波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养护 制备 方法 | ||
一种混凝土养护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有机蒙脱土在引发剂作用下,反应得到复合型预聚物;将得到的复合型预聚物与聚醚型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按重量比1~3:5~8:2~5混合得到改性聚氨酯乳液;使用时将改型聚氨酯乳液与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按重量比10:0.1~0.5投入,用作混凝土养护剂。有益效果是解决目前混凝土养护剂在高温缺水的条件下,水分流失过快,无法得到补充,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混凝土养护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用量大、用途广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性能既取决于混凝土原料的组成、配比,更取决于浇筑后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不养护或者养护不到位,会造成混凝土内部水分通过体系的细毛孔蒸发至外界,使得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数下降。传统的混凝土养护方法主要有水养护、蒸汽养护、填埋养护、铺草袋和塑料薄膜,这类养护方法费时、费力、耗能且养护效果不稳定,不能有效地阻隔水分蒸发,保护率低,养护效果不佳,特别在高温缺水地区。
养护剂养护应运而生,在混凝土施工后在其表面喷洒或者涂抹一层具有成膜性,渗透性的化学物质,而该化学物质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层均匀连续的致密薄膜,从而抑制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促进胶凝材料充分水化。申请号为201910332003.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养护剂,该混凝土养护剂通过将高分子乳液、成膜剂、渗透剂混合得到,通过高分子乳液成膜阻隔水分流失。但是该混凝土养护剂在高温缺水水分流失快的条件下,无法有效储存水分,进行二次补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养护剂,解决目前混凝土养护剂在高温缺水的条件下,水分流失过快,无法得到补充,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氢氧化钙,80℃蒸馏除去阻聚剂。
(2)有机蒙脱土在70℃下干燥24小时。
(3)配制反应釜洗液,洗液配比为V(二氯二甲基硅烷):V(乙酸乙酯)=15:85。将洗液倒入反应釜中浸泡12小时后用乙酸乙酯清洗三次。
(4)配制引发剂,引发剂采用辛酸亚锡和甲苯溶液,溶液浓度为0.1g/ml,配制前溶剂甲苯中加少量氢化钙,静置24小时,除水、过滤。
(5)将甲基丙烯酸甲酯80~90重量份、有机蒙脱土10~20重量份,引发剂用量为N(甲基丙烯酸甲酯):N(引发剂)=8000:1,投入反应釜,并充氮保护。在搅拌速度200~300转/ 分钟、130℃条件下反应2小时,得到复合型预聚物。
(6)将步骤(5)中得到的复合型预聚物与聚醚型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按重量比1~3: 5~8:2~5混合得到改性聚氨酯乳液。
使用时将步骤(6)中得到的改性聚氨酯乳液与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按重量比10: 0.1~0.5投入,用作混凝土养护剂,产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其中步骤(2)中的有机蒙脱土,为季铵盐改性蒙脱,粒径2~8微米;
步骤(5)中复合型预聚物中有机体的分子量为1000~2000;
步骤(6)中聚醚型聚氨酯树脂为脂肪族聚氨酯,分子量为3000~4000,固含量为45%;环氧树脂为线型脂肪族类环氧树脂,分子量为2000~3000,环氧值为0.25~0.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三种结构高分子材料复配得到的改性聚氨酯乳液,能够有效吸纳水分,当混凝土中水分减少是,能够进行补充;其中环氧树脂在结构中能够减缓水分输出后造成的空洞坍塌,造成强度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山溪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山溪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1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