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电路板废油墨渣的真空热裂解无害化处理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2050.7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5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良创印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数字广东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44100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玉芳;刘婉 |
地址: | 528007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油墨 真空热裂解 热裂解产物 无害化处理 印刷电路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废油墨渣的真空热裂解无害化处理技术,该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对废油墨渣进行干燥;对干燥后的废油墨渣进行真空热裂解;对热裂解产物进行分离。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便、快速,处理效果好,不会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废油墨渣的真空热裂解无害化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印刷线路板(即PCB)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发展,全球PCB的应用非常广泛。PCB油墨是指PCB制作中所采用的油墨,是制作PCB板中重要的一环。PCB油墨通常由树脂基料、功能助剂、填料等部分组成,多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也存在三组分的油墨。
据统计,2016年,仅我国大陆地区的PCB专用油墨市场需求量就达到10万吨,每年还有20%递增,2018年PCB专用油墨市场需求量达到15万吨,而每吨的油墨产生废油墨渣达到4000-5000吨,加上未处理的油墨渣,估计全国废油墨渣达到100万吨以上,每年还有20%递增。如何安全有效地处理急剧增长的废弃印刷电路板是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巨大挑战。
废油墨渣中含有大量的水、酸、碱、有机颜料、无机颜料及有机溶剂,是个典型的复杂体系,这些废油墨渣不经过妥善处理就随意排放,势必会污染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必须经过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目前处理废油墨渣的方法主要有物理粉碎、焚烧、酸洗等方法。其中,物理粉碎方式并不能改变废油墨渣的化学组成,其中有害的成分依然会污染环境;如果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焚烧,废油墨渣中的有机物受热分解,会释放出多卤代二噁英、多卤代苯并呋喃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强致癌作用,无论对生物还是环境都会造成损害;酸洗方式则会引入新的化学物质,一方面增加了处理的复杂性,还会引入新的反应物,使处理后的产物成分更复杂,产生更多废气、废液。
热裂解通常是指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物质被加热升温引起分子分解产生焦炭、可冷凝液体和气体产物的过程。与有氧焚烧方式相比,热裂解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没有氧气参与反应,整个回收处理工艺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有毒的二噁英等致癌气体,对大气污染小,因此热裂解工艺被普遍认为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固体废弃物回收技术。
真空热裂解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热裂解反应,真空热裂解的优势在于:(1)不需要使用氮气等载气,能够提高气体产物的纯度并降低成本;(2)真空条件使热裂解产物迅速离开高温反应区,从而减少发生二次反应的几率,降低卤代烃产生;(3)整个热裂解反应过程在负压中完成,有效避免有害有毒气体逸出,保护处理现场的环境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对环境友好的印刷电路板废油墨渣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刷电路板废油墨渣的真空热裂解无害化处理技术,该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废油墨渣进行干燥;
步骤二、对干燥后的废油墨渣进行真空热裂解;
步骤三、对热裂解产物进行分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一中,干燥的温度为100℃至150℃,时间为至少2小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二中,真空热裂解的温度为350℃,并升温至500℃-700℃,升温速率为10℃/分钟至20℃/分钟,体系压力15-30kPa,真空热裂解的时间为至少6小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热裂解产物包括废气和废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三中,将所述热裂解产物中的废气冷却至室温,得到油状物和可燃烧气体。更优选地,将所述可燃烧气体重新燃烧,为所述步骤一和所述步骤二供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良创印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数字广东研究院,未经中山良创印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数字广东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2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玻璃生产用废料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