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龙大麻5号CBD含量的种植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2334.6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9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于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汉美生工业大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C21/00;C05G3/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6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二氢钾 大麻 硼肥 喷施 种植管理 缩节胺 叶面肥 苯醚甲环唑 节约空间 叶面喷施 幼苗生长 拔节期 多效唑 恶霉灵 六叶期 烯效唑 氨基酸 花叶 控温 水溶 幼苗 真叶 移栽 种植 光照 通风 播种 高产 投资 | ||
1.一种提高龙大麻5号CBD含量的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龙大麻5号种子播种到土壤中,控制光照时间为20~22h/天,当幼苗萌出3个真叶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和硼肥溶液;
二、幼苗生长到六叶期时,控制白天温度为24~26℃、夜间温度为11~13℃,保持通风,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硼肥溶液、恶霉灵溶液和叶面肥溶液;
三、当幼苗成长出六片真叶时,进行移栽,然后在幼苗根部施灌碳能水溶肥溶液和磷酸二氢钾溶液,对幼苗叶面喷施缩节胺溶液和硼肥溶液;
四、在拔节期,对植株喷施苯醚甲环唑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和硼肥溶液;
五、7月中旬,对植株喷施烯效唑溶液、缩节胺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和硼肥溶液,控制植株株高为58~64cm;
六、八月中旬,对植株叶面喷施多效唑溶液、硼肥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和氨基酸叶面肥,控制植株株高为78~82cm,完成所述一种提高龙大麻5号CBD含量的种植管理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龙大麻5号CBD含量的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钠灯控制光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龙大麻5号CBD含量的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磷酸二氢钾溶液中磷酸二氢钾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0;硼肥溶液中硼肥与水的质量比为1∶2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龙大麻5号CBD含量的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控制白天温度为25℃、夜间温度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龙大麻5号CBD含量的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磷酸二氢钾溶液中磷酸二氢钾与水的质量比为1∶600;硼肥溶液中硼肥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0;恶霉灵溶液中恶霉灵与水的质量比为1∶3000;叶面肥溶液中叶面肥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龙大麻5号CBD含量的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叶面肥为氨基酸叶面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龙大麻5号CBD含量的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碳能水溶肥溶液中碳能水溶肥与水的质量比为1∶800;磷酸二氢钾溶液中磷酸二氢钾与水的质量比为1∶800;缩节胺溶液中缩节胺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0;硼肥溶液中硼肥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龙大麻5号CBD含量的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苯醚甲环唑溶液中苯醚甲环唑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0;磷酸二氢钾溶液中磷酸二氢钾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0;硼肥溶液中硼肥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龙大麻5号CBD含量的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烯效唑溶液中烯效唑与水的质量比为1∶4000、缩节胺溶液中缩节胺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0、磷酸二氢钾溶液中磷酸二氢钾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0、硼肥溶液中硼肥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龙大麻5号CBD含量的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多效唑溶液中多效唑与水的质量比为1∶3000、硼肥溶液中硼肥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0、磷酸二氢钾溶液中磷酸二氢钾与水的质量比为1∶600、氨基酸叶面肥溶液中氨基酸叶面肥与水的质量比为1∶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汉美生工业大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汉美生工业大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23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麻种植收获方法
- 下一篇:辣椒耐低温弱光种质评价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