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口患者用医疗指导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3384.6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6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余思缘;刘晓宇;陈君;李静;李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5/06 | 分类号: | G09B5/06;G09B23/28 |
代理公司: | 50217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家辉 |
地址: | 40004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互装置 虚拟影像 造口 语音提示信息 服务器 服务器通讯 播放 播放模块 采集模块 对比结果 回放模块 模拟影像 实时采集 实时对比 训练动作 训练模块 医疗系统 医疗指导 造口护理 差异点 医疗用 录入 影像 虚拟 采集 技能 记录 纠正 | ||
本发明涉及医疗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口患者用医疗指导系统,包括虚拟影像交互装置和服务器,模拟影像交互装置与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以下模块: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录入标准的造口医疗用的3D指导动作和语音提示信息;播放模块:用于通过虚拟影像交互装置播放3D指导动作和语音提示信息;训练模块:用于实时采集虚拟像交互装置使用者的动作,并将使用者的动作与标准的3D指导动作进行实时对比,再获取对比结果的差异点和使用者的训练动作记录;回放模块;用于通过虚拟影像交互装置播放纠正影像。本发明解决了造口患者及家属造口护理技能缺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口患者用医疗指导系统。
背景技术
造口一般是针对肠道、泌尿道疾病(如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的患者,通过外科手 术切除病变的部位,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肛门或尿道移至腹壁)形 成一个开口,从而挽救并延续患者的生命。例如:直肠癌会切除直肠、肛管,膀胱癌会切除 膀胱,然后在患者的腹部开一个开口,大便或者小便通过该造口将不自主地排出体外,这类 患者在出院以后将需要在造口处粘贴一个造口袋来装排出的东西。
由于患者失去正常的排泄结构、节制功能和神经反射,肠内容物、粪便、液体无规律地 自由排泄,产生粪臭,污染衣物,损害周围皮肤,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也给日常生活及 工作等方面带来不便。而在初期,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如:造口袋的拆卸更换、造口周围 皮肤清洁处理、造口并发症的护理等,一般交由具有专科知识的护士负责教学,但是对于患 者及家属而言,需要在较短时间的住院周期内完全学会相关专业知识,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而目前院内现存的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如:手册宣教、造口讲堂、电话随访等,一方面, 从医院来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资源;另一方面,从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来看是 比较局限的。也就是说,患者及家属获取造口知识的途径较多,但缺乏主观能动性。不正确 的造口护理方法,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心理问题,也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口患者用医疗指导系统,解决病人自己以及病人家属造 口护理技能缺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口患者用医疗指导系统,包括虚拟影像交互装置 和服务器,模拟影像交互装置与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以下模块: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录入标准的造口医疗用的3D指导动作和语音提示信息;
播放模块:用于通过虚拟影像交互装置播放3D指导动作和语音提示信息;
训练模块:用于实时采集虚拟像交互装置使用者的动作,并将使用者的动作与标准的3D 指导动作进行实时对比,再获取对比结果的差异点和使用者的训练动作记录;
回放模块;用于根据对比结果的差异点在使用者的训练动作记录中所对应的位置进行标 注,生成标注影像,还用于从标准的语音提示信息中截取所对应的位置的语音提示信息,根 据标注影像和截取的语音提示信息生成纠正影像,并通过虚拟影像交互装置播放纠正影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1.采集模块和播放模块的设置,能够让使用者通过虚拟影像交互装置做到沉浸式体验学 习,通过直观的画面以及语音提示进行虚拟现实指导学习,不仅能方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 造口的医疗指导学习,同时也可以方便护士的医疗指导学习,使得患者造口管理护理技能更 熟练、更全面。
2.训练模块的设置,可以让使用者对学习的医疗指导进行实操训练,做到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提高医疗指导的学习效果。
3.回放模块的设置,便于使用者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方便及时作出改正,提高医疗 指导的学习效果。
进一步,虚拟影像交互装置为VR头戴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33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