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车内后排座椅的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3825.2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关锦嫦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海艳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后排 座椅 监控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针对车内后排座椅的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可包括:获取摄像头当前采集到的针对车内后排座椅的图像信息;获取预先指定的基准图像信息;其中,基准图像信息为人物正常坐在所述后排座椅上时的图像;将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与基准图像信息进行匹配,判断后排座椅上的人物位置是否发生异常;若后排座椅上的人物位置发生异常,则进行预警。该方法可以及时查看后排座位的情况,并在监控到后排座位上人物位置发生异常时进行及时提醒,以保障乘客、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车内后排座椅的监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辆的大规模使用成为现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出行安全是每个驾驶者出行的基础期求。安全出行也是车厂们一直追求的设计理念,除了车辆汽车性能、可靠性;驾驶者的安全操控之外;对于驾驶中车内乘客的监控,也是提高出行安全的方法之一。尤其针对后排乘客为低龄儿童的出行情景。由于儿童好奇心重,在独自乘坐时,会对车外的事物感兴趣,受好奇心影响,有些儿童会在驾驶员不知情的状况下,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如:探出身子到车外,在高速行驶下随意开窗、开门等。因此,及时对后排车内情况的监控能够有效提高车内乘客的出行安全。
相关技术中,车内监控大致分两种,第一种:视频流传到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n-Vehicle infortainment,简称IVI),在IVI上播放且上传到后台;第二种:视频流传到后视镜等带处理器的车载终端(非IVI,多为后装电子产品)。上述车内监控由四大部分组成:摄像头模组、视频流传输线材、显示屏、后台内容服务器。
然而,上述技术能够对车内的情况录影且保存,但对于车内安全实时监控的应用比较弱,而且,上述技术的产品的应用场景大多针对于运营车辆,如网约车等。这些车辆搭载摄像头主要为了应对车辆商业运营的各种需要,如取证、运营监控等,未能充分利用该监控功能。另外市场上的车内摄像头安装位置大多集中在后视镜、车内灯附近,在光线阴暗的情况下,监控后排的录影画质不清晰,影响后排监控功能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针对车内后排座椅的监控方法,该方法可以及时查看后排座位的情况,并在监控到后排座位上人物发生异常时进行及时提醒,以保障乘客、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针对车内后排座椅的监控方法。
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针对车内后排座椅的监控系统。
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申请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针对车内后排座椅的监控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上,方法包括:获取摄像头当前采集到的针对车内后排座椅的图像信息;获取预先指定的基准图像信息;其中,基准图像信息为人物正常坐在所述后排座椅上时的图像;将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与基准图像信息进行匹配,判断后排座椅上的人物位置是否发生异常;若后排座椅上的人物位置发生异常,则进行预警。
本申请实施例的针对车内后排座椅的监控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上,通过获取摄像头当前采集到的针对车内后排座椅的图像信息;获取预先指定的基准图像信息;其中,基准图像信息为人物正常坐在所述后排座椅上时的图像;将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与基准图像信息进行匹配,判断后排座椅上的人物位置是否发生异常;若后排座椅上的人物位置发生异常,则进行预警。该方法通过位置车内前排座椅背部的电子设备上的摄像头对后排座椅进行图像采集,可以及时查看后排座位的情况,并在监控到后排座位上的人物位置发生异常时进行及时提醒,以保障乘客、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3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