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重复合闸的操动机构及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3850.0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6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梁建有;孙晓峰;冯新阳;付景安;孙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重复 合闸 机构 断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重复合闸的操动机构及断路器,操动机构包括机构板、合闸挚子;还包括拐臂、第一联锁臂、第二联锁臂和弹性件,第一联锁臂的一端铰接在机构板上,另一端用于随第一联锁臂摆动顶住或避开合闸挚子;第二联锁臂的一端与拐臂连接,第一联锁臂和第二联锁臂中的一个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长孔,另一个设有与所述长孔配合的销轴,所述长孔与销轴的配合满足:当断路器分闸时,第二联锁臂带动第一联锁臂避开合闸挚子,当断路器合闸时,第二联锁臂不阻挡第一联锁臂的动作,弹性件用于带动第一联锁臂顶住合闸挚子;本发明通过在主轴和合闸挚子之间设置联锁的结构,实现防止重复合闸对断路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重复合闸的操动机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输电领域,断路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开关设备,担负着控制和保护电路的双重作用。断路器合闸后,如果重复合闸则会造成断路器空合,断路器操动机构的弹簧所释放的能量得不到有效利用,并对断路器机构产生冲击,进而缩短机构的使用寿命、降低产品质量和性能,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够防止重复合闸操作的断路器开关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重复合闸的操动机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动机构重复合闸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防止重复合闸操动机构的断路器,解决现有技术中断路器重复合闸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止重复合闸的操动机构,包括:机构板、合闸挚子;还包括:拐臂,用于止转装配在断路器的主轴上;
第一联锁臂,一端铰接在机构板上,另一端用于随第一联锁臂摆动顶住或避开合闸挚子;
第二联锁臂,一端与所述拐臂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联锁臂连接;
弹性件,安装在第一联锁臂与第二联锁臂之间,或者是安装在第一联锁拐臂与机构板之间,用于带动第一联锁臂顶住合闸挚子;
第一联锁臂和第二联锁臂中的一个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长孔,另一个设有与所述长孔配合的销轴,所述长孔与销轴的配合满足:当断路器分闸时,第二联锁臂带动第一联锁臂避开合闸挚子,当断路器合闸时,第二联锁臂不阻挡第一联锁臂的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第一联锁臂摆动设置在机构板上,另一端用于顶住或者避开合闸挚子,第二联锁臂的一端与拐臂连接,另一端通过长孔和销轴配合的方式与第一联锁臂连接,断路器合闸时,第二联锁臂不会阻止第一联锁臂动作,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第一联锁臂顶住合闸挚子,以阻止操动机构再次合闸;在断路器分闸时,第二联锁臂带动第一联锁臂避开合闸挚子,不阻止操动机构合闸。
进一步地,第一联锁部和第二联锁臂是以交叉形布置,弹性件为安装在第一联锁臂和第二联锁臂之间的拉簧,同时,第一联锁臂和第二联锁臂之间以长孔与销轴的方式配合,第一联锁臂在往复摆动过程中,与将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机构板上的方式相比,该方式能够减小拉簧的拉伸长度,保护拉簧不易损坏。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一联锁臂会越过合闸挚子而无法顶住合闸挚子,第一联锁臂的末端设置有与合闸挚子上的合闸销轴挡止限位的卡绊凸沿。
进一步地,卡绊凸沿由在第一联锁臂的端部开设缺口形成,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
进一步地,第二联锁臂与机构板中的一个上设置导向长孔,另一个上设置导向销,同时,第二联锁臂上设有铰接长孔,第二联锁臂与所述拐臂通过铰接长孔铰接,这样设置,可以让第二联锁臂按照设定的路径和形成进行摆动和移动。
一种断路器,包括主轴和操动机构,操动机构包括机构板、合闸挚子;操动机构还包括:
拐臂,用于止转装配在主轴上;
第一联锁臂,一端铰接在机构板上,另一端用于随第一联锁臂摆动顶住或避开合闸挚子;
第二联锁臂,一端与所述拐臂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联锁臂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3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