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驱动系统、显示模组、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3928.9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3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韦育伦;刘俊彦;朱家庆;李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9G3/3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陈洪艳;王君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驱动 系统 模组 显示屏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驱动系统、显示屏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显示驱动系统设计的灵活性。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显示驱动系统,包括第一EM信号输出端,用于向显示屏发送第一EM信号;显示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二EM信号输出端,用于向显示屏发送第二EM信号;其中,第一EM信号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控制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图像,第二EM信号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控制第二显示区域不显示图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驱动系统、显示模组、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为了满足用户娱乐、办公、观看视频或浏览网页等各种各样的不同需求,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面积设计的越来越大。并且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同一显示屏中可以划分为多个显示区域,同一显示屏中的多个显示区域可以显示不同的图像或应用。例如,一个显示区域用于播放视频,另一个显示区域可以用于呈现聊天界面,以同时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并且多个显示区域也可以联合起来,呈现相同的图像或视频。例如,折叠屏就是包括多个显示区域的显示屏的典型代表。为了实现便携式携带,电子设备将屏幕设计为可折叠的显示屏,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将折叠显示屏进行折叠以形成一个较小的显示屏,或者折叠显示屏展开成为一个较大的显示屏,以实现浏览网页、观看视频等功能。
但是,多显示区域的显示屏也给显示驱动系统的设计带来了不少设计困难。例如,随着显示屏面积的增大和显示驱动系统的设计复杂度增加,电子设备的功耗也越来越大。如何设计显示驱动系统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系统、显示模组、显示屏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显示驱动系统设计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显示驱动系统,包括第一发光EM信号输出端,用于向所述显示屏发送第一EM信号;所述显示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二EM信号输出端,用于向所述显示屏发送第二EM信号;其中,所述第一EM信号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图像,所述第二EM信号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不显示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不同的EM信号独立地控制显示屏多个显示区域中的每个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的发光和不发光状态,为各个显示区域提供独立的EM管理功能。从而在某一个显示区域不显示图像时,可以通过EM信号控制该显示区域不显示图像,而无需一直输出指示黑屏的视频源信号,从而提高了显示驱动系统设计的灵活性,并且为降低显示屏驱动电路的功耗提供了可能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EM信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保持在第一电平或者在所述第一电平与第二电平之间跳变,所述第二EM信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保持在所述第二电平;其中,当所述第一EM信号处于所述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发光,当所述第一EM信号处于所述第二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不发光;当所述第二EM信号处于所述第一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发光,当所述第二EM信号处于所述第二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不发光。
作为示例,第一EM信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中可以为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PWM)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驱动系统还包括视频源输出端,用于:在第一时间帧中的第一时间区间内输出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视频源信号,并在所述第一时间帧中的第二时间区间内关闭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视频源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帧属于所述第一时间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驱动系统可以在多个显示区域中的一个显示区域不显示图像的时间段内,在每个时间帧中的相应的部分时间区间内关闭该显示区域对应的视频源信号,从而可以减少显示驱动系统的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3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