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大孔眼的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4232.8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2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伍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谭映华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大 孔眼 编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大孔眼的编织方法,通过工序β,将大孔眼区域A的一方针床织针上的线圈向左与向右移圈而形成连续多枚空针(对应的另一方针床上也为连续多枚空针)后,再借助工序γ与工序δ,使第一、二两个编织横列在另一方针床上的织针上均具有单独对应的挂圈,再通过工序ε,新的线圈将串套在挂圈之上,并把挂圈位置上提,可形成了多针双横列的大孔眼,这种大孔眼在横向与纵向尺寸上要明显大于单针单横列孔眼。避免编织时产生浮线,使编织过程更加顺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孔眼的编织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扩大孔眼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挑孔编织是横机编织中较常用的花型编织之一,通常采用的是挑单针孔眼的方式进行编织,即让某枚织针上的线圈先转移到其它织针上,形成单枚空针,当进行第一个下一横列编织时,该枚织针将形成挂圈编织,当再进行第二个下一横列编织时,在挂圈之上将形成新的线圈,且新的线圈将挂圈位置上提,在织物上就形成了单针单横列的孔眼。
但有时在羊毛衫服装或一些如披肩等附件设计时,需要更大的孔眼,这种单针单横列孔眼,往往不能满足要求,为解决问题,可能最为简单的想法是,让连续多枚织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其它织针上,即形成连续多枚空针,但实际上,若按单针单横列孔眼同样的方法连续进行下一横列编织时,这些多枚空针则很难形成放大的孔眼。这是由于在形成连续多枚空针后、进行第一个下一横列编织时,形成的挂圈将跨越在连续多枚空针之上,而当进行第二个下一横列编织时,只能编织出一个放大的线圈,这个放大的线圈不能将挂圈上提,而挂圈只能以浮线的状态存在,且放大的线圈的针编弧也将以较长的浮线存在,又因为多针空针之间形成的浮线对下一横列的新线圈缺少牵拉力,当再进行到第三、第四下一横列编织时,很可能会产生断线,使编织无法继续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扩大孔眼的编织方法,解决编织时产生浮线,使编织过程更加顺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扩大孔眼的编织方法,使用使用前、后一组针床或多针床横机,在前、后针床上的线圈可自由地前后移动;通过将织物整体编织区域划分为分块的大孔眼区域A和非孔眼区域B,并依据编织区的不同,进行如下编织工序:
工序α:对大孔眼区域A的一方针床与非孔眼区域B的另一方针床上的织针进行线圈编织;工序β:将大孔眼区域A的一方针床织针上的线圈向左与向右移圈到另一方针床,使大孔眼区域A的一方针床上形成连续的多枚空针,对应的另一方针床上也为连续多枚空针,使非孔眼区域B的另一方针床的线圈重叠,再将重叠线圈对应地移圈到一方针床上;
工序γ:对大孔眼区域A的另一方针床的织针进行1针不编织1针线圈编织循环,对非孔眼区域B的一方针床的织针进行线圈编织;
工序δ:对大孔眼区域A的另一方针床的织针进行1针不编织1针线圈编织循环,对非孔眼区域B的一方针床的织针进行线圈编织,但大孔眼区域A的另一方针床的织针进行的不编织与线圈编需要与工序γ相反,即若在工序γ中某枚织针不编织,则该枚织针在工序δ中需要进行线圈编织,若在工序γ中某枚织针进行线圈编织,则该枚织针在工序δ中将不编织;工序ε:对大孔眼区域A的另一方针床与非孔眼区域B的一方针床上的织针进行线圈编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学院,未经惠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42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