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驾驶车辆的人车交互的方法、自动驾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4653.0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卫东;杨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50/08 | 分类号: | B60W50/08;B60W40/08;B60W60/00;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周乔;王君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驾驶 车辆 交互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人车交互的方法,包括:获取驾驶员的脑波信号;根据驾驶员的脑波信号,确定驾驶员的脑波活动状态;根据驾驶员的脑波活动状态,控制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状态,驾驶状态包括人工驾驶状态和辅助自动驾驶状态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人车交互的方法、自动驾驶系统,目的在于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用户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人车交互的方法、自动驾驶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换句话说,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也就是研究各种智能机器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使机器具有感知、推理与决策的功能。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决策与推理、人机交互、推荐与搜索、AI基础理论等。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种主流应用,自动驾驶技术依靠计算机视觉、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协同合作,让机动车辆可以在不需要人类主动操作下,实现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的车辆使用各种计算系统来帮助将乘客从一个位置运输到另一位置。一些自动驾驶车辆可能要求来自操作者(诸如,领航员、驾驶员、或者乘客)的一些初始输入或者连续输入。自动驾驶车辆准许操作者从手动操作模式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模式。由于自动驾驶技术无需人类来驾驶机动车辆,所以理论上能够有效避免人类的驾驶失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且能够提高公路的运输效率。因此,自动驾驶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现自动驾驶,首先要准确感知驾驶员的行为举止、身体状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为驾驶员提供人性化的辅助驾驶服务。由于驾驶员的性别、长相、性格、身体状态不同,正确识别驾驶员的驾驶状态成为一个研究重点。只有正确识别驾驶员的驾驶状态,驾驶系统才可以人性化地提供驾驶员所需的合适辅助驾驶功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人车交互的方法、自动驾驶系统,目的在于为驾驶员提供合适的辅助驾驶功能,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用户体验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人车交互的方法,包括:获取驾驶员的脑波信号;根据所述驾驶员的脑波信号,确定所述驾驶员的脑波活动状态;根据所述驾驶员的脑波活动状态,控制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状态,所述驾驶状态包括人工驾驶状态和辅助自动驾驶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脑波信号又可以被称为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可选的,所述脑波信号为经过去伪迹处理后得到的信号。
脑波活动状态可以包括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分散、正常驾驶、应急反应、注意力水平等。当脑部活动状态为注意力水平时,脑部活动状态可以是一个数值。该数值较大则驾驶员的注意力可以较集中,该数值较小则驾驶员的注意力可以较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分散的表现例如可以是发呆、同时关注多个事物、无法集中注意力等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脑波信号可以反映大脑的活动状态,可以反映驾驶员的心理活动。由于脑波可以更倾向于反映驾驶员的深层次需要,且通常很难受到驾驶员的主观控制,因此,脑波信号能够反映驾驶员的真实驾驶意愿或真实驾驶能力,因此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更合适的自动驾驶服务,保证行车安全。并且脑波信号能够体现驾驶员的喜好、习惯,有利于为驾驶员提供个性化服务。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驾驶员的脑波信号,确定所述驾驶员的脑波活动状态,包括:根据第一脑波信号与第二脑波信号之间的相似度,确定所述驾驶员的脑波活动状态,所述第一脑波信号为第一时段获取的脑波信号,所述第二脑波信号为第二时段获取的脑波信号,所述第一时段与所述第二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4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GV的电池更换方法及电池更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有防水结构的农用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