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机架粗轧机自动压头尾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5406.2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怀;裴红平;张飞;宗胜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2 | 分类号: | B21B37/72;B21B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架 轧机 自动 压头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单机架粗轧机自动压头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S1:根据压头楔形段设定长度L2和压尾楔形段设定长度L4计算压头辊缝动态调整时间thead和压尾辊缝动态调整时间ttail,计算公式为:
thead=L2/[v1(1+f)],ttail=L4/[v2(1+f)],
式中,v1为轧机咬入速度设定值,v2为轧机抛出速度设定值,f为前滑值;
S2:根据轧机弹跳方程中轧件厚度与轧机辊缝的函数关系,计算分别与压头量设定值ΔHhead和压尾量设定值ΔHtail相对应的辊缝调整量ΔShead和ΔStail,计算公式为:ΔShead=ΔHhead(1-CQ/CM),ΔStail=ΔHtail(1-CQ/CM),
式中,CQ为轧件塑性系数,CM为轧机刚度系数;
S3:根据S1和S2中得到的辊缝动态调整时间和辊缝调整量,计算每PLC扫描周期的压头辊缝调整步长ΔSsh和压尾辊缝调整步长ΔSst,计算公式为:ΔSsh=ΔShead·ts/thead,ΔSst=ΔStail·ts/ttail,
式中,ts为PLC控制器的扫描周期;
S4:根据同一段轧件在轧制前后体积相等的原理,由压尾平行段设定长度L3和压尾楔形段设定长度L4计算与之对应的轧制前轧件长度Ltail,计算公式为:Ltail=[L3(h-ΔHtail)+L4(2h-ΔHtail)/2]/H,
式中,h为轧件轧制后的厚度,H为轧件轧制前的厚度;
S5:以L2过程控制系统下发的预设辊缝S0减去ΔShead作为目标辊缝,完成轧制前轧机辊缝的预摆;
S6:当轧机咬入以后,开始对轧件已轧长度HMTK进行跟踪,当HMTK等于压头平行段长度L1时,轧机辊缝开始以ΔSsh步长上抬,当辊缝上抬总调节量等于ΔShead时,停止辊缝上抬动作,其中,HMTK的计算公式为:HMTK=∫v(1+f)dt,
式中,v为轧机实际线速度;
S7:当轧件尾部离开轧机入口侧距离轧机最近的轧件位置检测仪表MD时,开始对轧件尾部剩余待轧长度TMTK进行跟踪,当TMTK等于Ltail时,轧机辊缝开始以ΔSst步长下压,当辊缝下压总调节量等于ΔStail时,停止辊缝下压动作,其中,TMTK的计算公式为:TMTK=LMD-∫v(1-β)dt,
式中,LMD为轧件位置检测仪表MD与粗轧机间距,β为后滑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54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轧双相钢的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在线热卷温度均匀化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