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位土壤热脱附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5846.8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3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汝壮;诸毅;李影辉;方兴斌;陈奕;宋厚燃;薛梦雨;孙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环境绿色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31280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青<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堆 施工平台 保温层 集水腔 滤水层 热脱附 污染 铺设 混凝土层 修复设备 依次设置 重复利用 抽气管 抽水管 处理量 防渗膜 隔热层 加热管 潜水泵 土工布 污染土 插设 水排 异位 堆放 修复 土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位土壤热脱附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设备包括用于堆放待处理污染土堆的施工平台和用于铺设在待处理污染土堆顶部的保温层;所述施工平台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混凝土层、隔热层、滤水层、土工布,所述滤水层中设置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中设置用于将水排出的潜水泵;所述保温层上铺设防渗膜;还设有用于插设至待处理污染土堆内部的抽水管、加热管和抽气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污染土处理量大,热脱附的效率高,设备重复利用方便,性价比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中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异位土壤热脱附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威胁人体和周边环境,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有机污染土壤普遍存在,存在环境隐患。高浓度有机污染土壤难以采用常规的氧化或多相抽提工艺进行修复。
近年来,热脱附技术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案例越来越多。但是传统的异位热脱附设备存在处理量小,工期长,能耗高。亟需高效的热脱附技术和装置系统,用于解决含水率影响、修复量大带来的难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技术中含水率影响大、修复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异位土壤热脱附修复设备,包括用于堆放待处理污染土堆的施工平台和用于铺设在待处理污染土堆顶部的保温层;所述施工平台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混凝土层、隔热层、滤水层、土工布,所述滤水层中设置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中设置用于将水排出的潜水泵;所述保温层上铺设防渗膜;还设有用于插设至待处理污染土堆内部的抽水管、加热管和抽气管。
本处披露的混凝土层可以直接铺设在目标位置,以提供基础。隔热层可以采用保温棉制成的毯形,滤水层可以采用颗粒卵石平铺,土工布可以采用合成纤维的透水织物。集水腔具体形式可以是凹坑、沟渠、空洞等便于潜水泵设置和漏水归集的形式。
本处披露的保温层可以采用保温棉制成的毯形,所述防渗膜材质可以选择HDPE。
本处披露的抽水管连通至抽水设备,如抽水泵站;加热管可以采用电加热或燃气热水加热等形式;抽气管可以采用孔壁带孔的钢管连通至抽气泵的形式。
优选的,所述施工平台四周堆设支撑土堆,所述支撑土堆朝向施工平台的一侧设隔温层。
本处披露的施工平台四周是指围绕施工平台区域;支撑土堆可以采用清洁土堆向外放坡的形式,其顶部可以布设环绕施工平台的施工便道,便于机械设备行走。隔温层可以采用贴附在支撑土堆侧面致密的保温棉。
优选的,所述支撑土堆朝向施工平台的一侧还设用于稳定土体、避免渗水的钢板桩。
本处披露的钢板桩插入施工平台四周的地面,以让钢板桩侧面与施工平台的区域紧密贴合,避免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质泄漏出。钢板桩之间可以采用阻水结构避免内部的水外渗。
优选的,所述防渗膜上还布设用于将其上雨水汇集并导出至外部的沟渠。
本处披露的防渗膜一般要求完整覆盖待处理污染土堆顶部,必要时可以在覆盖住待处理污染土堆顶部的同时,在边缘留出多余的部分,防止雨水从边缘进入待处理污染土堆。
优选的,所述施工平台中间低,两侧高,所述集水腔设置于所述施工平台中间位置。
此处披露的施工平台中间低,两侧高描述,可以是指施工平台上面呈V型,也可以是施工平台上面呈漏斗状等便于往集水腔积水的形式。
优选的,还设有用于插设于待处理污染土堆内部以实现土温反馈的感温探头。
此处披露的感温探头可以是感温管或感温线等形式。
还提供一种异位土壤热脱附修复方法,采用所述异位土壤热脱附修复设备,其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环境绿色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环境绿色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58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