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医疗穿刺的智能点位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6203.5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6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联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40 | 分类号: | G16H20/40;G16H10/60;G16H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中央***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医疗 穿刺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医疗穿刺的智能点位管理系统,包括医护终端、云存储系统、信息管理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医护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存储系统无线连接,所述云存储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信息管理模块无线连接。医护终端通过第一链接和第二链接确认患者身份,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历史穿刺记录,在穿刺过程中,实时记录穿刺点位,穿刺时间,穿刺部位,执行穿刺的医护人员等信息,为医护人员进行后续更加精准的穿刺治疗提供依据。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诊断信息从穿刺类别数据库中选择适配的临床穿刺模板建立实际临床穿刺路径,并通过与临床穿刺模板的执行结果对比,来针对患者实际治疗情况规范穿刺点位,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管理与穿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医疗穿刺的智能点位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穿刺是一个医学常用手术用语,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向体腔注入气体或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等。按照系统划分,穿刺又可分为骨髓穿刺术、淋巴结穿刺术、关节腔穿刺术以及血管穿刺术,不同的穿刺技术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当然,进行穿刺治疗的部位也不同。
在科技不断更新的今天,信息技术对医院管理领域逐步地渗透,医院的数字化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与应用,但随着患者要求和治疗后期护理要求的逐步提高,对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针对穿刺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低,需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及时地更新数据库中的信息、查看患者的穿刺记录、明确患者身份,使得在差错控制上始终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部分面向医院的监控系统对监控的信息进行一站式的管理,但却无法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并处理异常的穿刺情况,同时面向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大多仅停留在当前穿刺信息的集中显示,对于患者的信息、执行穿刺类别和效果、历史穿刺记录等信息无法显示。无法帮助医护人员更好、更准确的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医疗穿刺的智能点位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弥补现有系统不能及时地更新数据库中的信息、查看患者的穿刺记录、明确患者身份,且无法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并处理异常的穿刺情况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医疗穿刺的智能点位管理系统,包括医护终端、云存储系统、信息管理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医护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存储系统无线连接,所述云存储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信息管理模块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医护终端包括患者信息采集模块、标识分配模块、穿刺记录模块以及链接模块,所述患者信息采集模块、穿刺记录模块均与标识分配模块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链接模块与患者信息采集模块、标识分配模块、穿刺记录模块均电连接其中,
所述患者信息采集模块负责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体征参数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给云存储系统,其中,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以及需要进行穿刺的部位;
所述标识分配模块被配置为给当前患者分配唯一标识码,以区别于其他的患者;
所述穿刺记录模块负责在患者进行穿刺治疗过程中,记录穿刺点位、穿刺时间、穿刺频率以及实施穿刺的医护人员,所述穿刺记录模块将记录下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给云存储系统;
所述链接模块被配置为在标识分配模块与患者信息采集模块之间生成第一链接,所述链接模块被配置为在标识分配模块与穿刺记录模块之间生成第二链接,所述第一链接和第二链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至云存储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云存储系统包括存储层和访问层,所述存储层和访问层通过信号线连接,其中,
所述存储层负责接收患者信息采集模块和穿刺记录模块传输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联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联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6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