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Pv6云端互联的在线人脸搜索定位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6260.3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8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鄢秋荣;杨程;王逸凡;戴伟辉;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L29/08;H04N7/18;H04L2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搜索定位 人脸 摄像头模块 人脸识别单元 通信接口单元 摄像头单元 应用局限性 定位技术 人脸识别 通信链路 用户终端 云服务器 普适性 实时性 转台 云端 互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Pv6云端互联的在线人脸搜索定位系统及方法。包括用户终端、通信链路、云服务器和多个摄像头模块,每个摄像头模块都包括通信接口单元、基于FPGA的人脸识别单元、摄像头单元和转台。本发明将人脸识别和IP定位相结合,完成了在线人脸搜索定位,解决了其他定位技术的应用局限性。本发明相比较其他人脸搜索定位方法,具有实时性和普适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搜索定位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IPv6云端互联的在线人脸搜索定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相比较其他身份识别方法,其具有快速、便捷、直观、可靠等优点。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当中,诸如人脸识别考勤、人脸识别门禁和人脸识别定位等。IPv6是由IETF(The Internet Engineer Task Force)设计制定的下一代网络协议。与IPv4相比, IPv6能够提供充足的网络地址和广阔的创新空间,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应用解决方法,并且其与云计算应用的结合,提供了更为高效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的渠道。
当今的无线定位技术主要包含两类:主动式定位技术和被动式定位技术。主动式定位技术要求定位目标携带设备,且主动参与到定位过程中,如GPS 定位技术、基于WiFi信号的室内定位、基于Zigbee网络的目标定位等。然而,被定位的目标处在特定环境中无法或不方便携带设备时,主动式定位技术就存在局限性。被动式定位技术,即被监控或定位的目标无需携带任何设备也能完成目标的定位与跟踪。人脸识别定位技术,就属于一种被动式定位技术,其将人脸识别和视频监控定位相结合,无需终端即可确定人员所在位置,更加方便快捷。常用于对罪犯行踪的追踪,如专利CN103699677B,其通过城市视频网络采集人脸数据并将数据回传到本地终端与本地数据库进行比对,用于追捕罪犯行踪。然而其对罪犯的定位并非实时追踪,且其不具有普适性。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Pv6云端互联的在线人脸搜索定位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将FPGA开发板和摄像头进行集成,在摄像头监控端用FPGA 开发板进行多样化处理--将图片回传、定位和人脸识别、人脸追踪进行结合,可以更加方便的调取所需人员的照片及位置信息,达到监控、人脸识别、人员定位一体化。本发明为每一个摄像头模块都分配了IP地址,在IPv6网络下,每一个摄像头模块均在此网络下,所有摄像头模块形成了一个云端互联网络,所以具有定位精准的特点,并且具有实时性和普适性。本发明操作简单,受用面积广,用户只要有智能终端就可以依靠人脸识别技术,在海量人员中进行人脸识别定位,监控范围更广,并且可以实时对图像或视频进行回传,可随时调取人的位置及周围环境,更加符合相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Pv6云端互联的在线人脸搜索定位系统及方法,解决传统GPS定位和IP定位等在某些情况下不准确、大多数人脸识别定位系统实时性和普适性不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IPv6云端互联的在线人脸搜索和定位系统,包括用户终端、通信链路、云服务器和n个摄像头模块,其中:所述用户终端经通信链路与云服务器相连,所述云服务器经通信链路分别于n个摄像头连接。
所述的用户终端,其中:用户终端通过通信链路连接云服务器进行待查询人脸图片的上传,用户终端实时接收摄像头模块上传到云服务器模块的照片或视频,在本地显示给使用者。
所述的通信链路,其中:通信链路可为有线和无线链路,用于连接用户终端,云服务器和摄像头模块进行通信。
所述的云服务器,其中:云服务器可为各大商家的云服务平台,并与多个摄像头模块构建出一个云端互联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6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