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点-罗丹明B双荧光体系比例荧光探针检测四环素及克伦特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7017.3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1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昭;万洋;母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健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09K11/65;C01B32/15;B82Y2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33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克伦特罗 罗丹明B 四环素 比率荧光探针 荧光体系 硼硅 荧光探针检测 掺杂 参比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水热法合成 发射波长 特异性强 线性荧光 苯硼酸 检测法 灵敏度 波长 构建 硅源 增敏 猝灭 合成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点‑罗丹明B双荧光体系比例荧光探针检测四环素及克伦特罗的方法。本发明以苯硼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碳源及硅源,水热法合成硼硅掺杂荧光碳点,将合成的硼硅掺杂荧光碳点与罗丹明B组成双荧光体系,产生414nm、578nm及670nm三发射波长,构建以罗丹明B为荧光参比,硼硅掺杂荧光碳点的双发波长与参比荧光形成的双比率荧光探针检测体系。四环素及克伦特罗对双比率荧光探针体系分别产生线性荧光猝灭及荧光增敏效果,从而建立四环素及克伦特罗的方法的比率荧光探针检测法。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点-罗丹明B双荧光体系比例荧光探针检测四环素及克伦特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四环素类抗生素属于氢化并四苯环衍生物,具有强紫外吸收和荧光性质。其属于酸碱两性物质,易溶于酸性或者是碱性容易中,在弱酸性溶液中相对稳定。四环素类抗生素是广谱的抑菌剂,在高浓度时具有杀菌作用,它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立克次体和滤过性病毒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由于其价格相对低廉,是目前的养殖业中经常使用的抗生素之一,给动物喂食添加抗生素的饲料会造成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对食用人群会造成健康方面的影响。我国和欧盟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最高残留限量规定为:食用性动物肌肉组织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不能超100μg/kg。
盐酸克伦特罗(CLB)化学名是α-[(叔丁氨基)甲基]-4-氨基 -3,5-二氯苯甲醇盐酸盐,是瘦肉精的主要成分,不法饲料生产商和养殖户将其加入到饲料或饮用水中,用以促进生猪的生长,提高瘦肉率。我国农业部将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定为行业标准测定方法。其中GB/T 5009.192-2003《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确定了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的具体检测方法。
碳点是一类粒径一般小于10nm的新型碳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可调的激发和发射行为,较高的荧光稳定性,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纳米碳材料中的一颗新星。目前,人们致力于探索制备高量子产率碳点的方法。碳量子点经过掺杂或者表面钝化后,其荧光量子产率以及光电性能均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以掺杂碳点作为荧光探针的报道已有多种,荧光分析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不需要复杂仪器设备等优点,但也存在易受外界环境、检测底物和光漂白等影响,而影响检测准确度。比率荧光法是以2个不同发射波长处荧光强度的比值作为响应信号以确定目标物含量的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因不受光源强度及仪器灵敏度的影响,比率荧光探针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动态范围大大提高,所以设计比率荧光探针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以苯硼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碳源及硅源,水热法合成硼硅掺杂荧光碳点,将合成的硼硅掺杂荧光碳点与罗丹明B组成双荧光体系,产生414nm、578nm及670nm三发射波长,构建以罗丹明B为荧光参比,硼硅掺杂荧光碳点的双发波长与参比荧光形成的双比率荧光探针检测体系。四环素及克伦特罗对双比率荧光探针体系分别产生线性荧光猝灭及荧光增敏效果,从而建立四环素及克伦特罗的方法的比率荧光探针检测法。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点的制备方法,并与罗丹明B组成双荧光体系,用于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四环素及克伦特罗比率荧光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健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健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7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