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8210.9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3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艳;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口导流管 烟气进口管 洗涤液 塔体 液位检测组件 辅机 烟气脱硫装置 洗涤液出口 烟气进口区 烟气进口 组件包括 泄放口 溢流口 连通 体内 塔体顶部 烟气出口 烟气管道 脱硫区 检测 底端 管壁 液面 密封 伸出 排放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包括塔体,塔体内包括相连通的烟气进口区和脱硫区,塔体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烟气进口区中设置有烟气进口组件和洗涤液出口组件;烟气进口组件包括烟气进口管和出口导流管,出口导流管密封于烟气进口管的管壁上,烟气进口管的一端通过出口导流管与塔体内连通,烟气进口管的另一端伸出塔体的底端与主、辅机烟气管道连通;洗涤液出口组件包括自下而上设置在塔体上的泄放口、第一液位检测组件和溢流口,泄放口用于排放塔体中的洗涤液,第一液位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洗涤液的液面高度,溢流口的高度低于出口导流管的高度。通过使用第一液位检测组件检测洗涤液高度,避免洗涤液倒灌入主、辅机,保证主、辅机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为减少船舶烟气中二氧化硫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需控制排放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以满足硫排放要求。目前有三种措施可以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使用低硫燃油、使用液化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及船舶加装烟气脱硫系统。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可获得的低硫燃油主要由混合方法获得,考虑到低硫燃油的不稳定性,不同批次燃油性能的差异性,对主机的安全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液化天然气方案初期投资高,在选择替代方式满足硫排放要求的方案中,液化天然气占比约7%。综合上述因素,在不考虑使用低硫燃油和一些清洁燃料的情况下,要满足硫排放要求,就需要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大部分用户会选择加装烟气脱硫系统对烟气进行脱硫后排放。洗涤塔作为烟气清洗系统的关键设备,是柴油机烟气中SOx与洗涤液中碱性物质溶解和化学吸收的关键场所。
目前船舶烟气清洗系统的洗涤塔,大多采用空塔喷淋技术,即烟气从底部或侧部直接通入塔内与喷淋洗涤液进行反应。但是烟气从底部进入塔体内部的同时,也会使得少部分的洗涤液通过底部的烟气进口倒灌入主机、辅机排气管中,从而影响主机、辅机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烟气脱硫装置,该烟气脱硫装置可以防止洗涤液倒灌入主机、辅机排气管中,而影响主机、辅机的安全运行。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内部自下而上包括相连通的烟气进口区和脱硫区,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排放脱硫后烟气的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区中设置有烟气进口组件和洗涤液出口组件;
所述烟气进口组件包括烟气进口管和用于导流烟气的出口导流管,所述出口导流管密封设于所述烟气进口管的管壁上,所述烟气进口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出口导流管与所述塔体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伸出所述塔体的底端与主、辅机烟气管道连通,所述塔体与所述烟气进口管密封连接;
所述洗涤液出口组件包括自下而上设置在所述塔体上的泄放口、第一液位检测组件和溢流口,所述泄放口用于排放所述塔体中的洗涤液,所述第一液位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洗涤液的液面高度,所述溢流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出口导流管的高度。
其中,所述烟气进口管包括用于流通所述烟气的内层套管和套设于所述内层套管外的外层套管,所述内层套管和所述外层套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洗涤液的第二液位检测组件。
其中,所述烟气进口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出口导流管上方且与所述出口导流管密封连接的导流保护帽,所述导流保护帽自下而上包括用于导流所述烟气至所述出口导流管的导流下帽和用于导流所述洗涤液至所述塔体中的导流上帽,所述导流上帽的边缘与所述导流下帽的边缘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导流上帽的形状为向上的锥形,所述导流下帽的形状为向下的锥形,所述导流下帽与所述导流上帽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脱硫区中沿所述塔体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塔体的内壁连接的第三喷淋管组,所述第三喷淋管组包括多根间隔布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的第三喷淋管,所述第三喷淋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朝下喷淋洗涤液的第三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8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料回收隔板储液器
- 下一篇:一种湿法卧式脱硫塔及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