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影像山火检测方法、系统及其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0423.5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9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李俊鹏;金晶;徐真;周仿荣;杨亮;蔡澍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13 | 分类号: | G06V20/13;G06V20/10;G06V10/44;G06V10/46;G06V10/764;G06V10/82;G06N3/0464;G06N3/08;G06T7/00;G06T7/33;G06T7/38;G01N21/35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65001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球 静止 轨道 卫星 影像 山火 检测 方法 系统 及其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影像山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红外波段中疑似火点的分析模块:利用灰度影像分析法,基于红外波段亮温和灰度级数的关联关系,实现中等分辨率影像上的疑似火点区域的识别与提取;
步骤S2:红外-多光谱火点范围映射模块:利用红外波段影像和多光谱影像的地理坐标空间关联关系,完成红外波段中疑似火点到多光谱波段中对应空间地理位置的映射;
步骤S3:红外/多光谱叠加影像火点识别模型的构建模块:根据同空间地理位置区域所提取的红外和多光谱影像,以非局部特征编码的深度卷积网络为识别模型构建框架,构建面向红外/多光谱高维影像特征分析的精确山火识别模型;
步骤S4:红外/多光谱影像火点识别模块:基于所得训练模型的红外+多光谱波段影像的分析与火点识别模型的应用,得到分类影像的局部区域火点存在性识别结果,完成最终的火情和着火点的确认;
所述红外-多光谱火点范围映射模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设红外影像的空间坐标映射系数为A、B、C、D、E、F,其中A、D表示像素坐标宽度的横向大小、纵向大小,B、E表示像素高度的横向大小和纵向大小,C、F表示像素转坐标的左上角经纬度,从红外影像像素点到经纬度的转换为:
步骤S22:多光谱影像的空间映射系数为A’、B’、C’、D’、E’、F’,其中A’表示x像素的横向地理坐标距离,B’、D’表示旋转参数,C’、F’为横向和纵向偏移量,E’为y像素的负数部分,从经纬度到像素坐标的转换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影像山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波段中的疑似火点分析模块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采用局部自适应灰度纠正法对红外波段进行预处理,完成红外灰度影像的对比度调整;
步骤S12:利用影像局部极值分析手段,获得具有极高亮温值、具有局部极值数值特性的高亮温区域,从而判定为可能的疑似着火点;
步骤S13:在所提取的疑似火点联通区域中,对联通区域各项属性进行分析、过滤,得到亮温值适中、火点面积大小适中、火点区域合理的着火区域,过滤规则为:
A)火点区域的长宽对比度符合公式1/3Rhw=h/(w+1)3,其中,h、w表示火点区域包括矩形的像素高度和像素宽度;
B)火点区域的紧致度符合公式1Cfire=rfire/(h*w)2,其中,h、w表示火点区域包括矩形的像素高度和像素宽度,rfire表示火点区域的实际像素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影像山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自适应灰度纠正包括影像灰度范围自适应拉伸、灰度自适应调整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04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