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单级隔离无线快充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1127.7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0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傅旻帆;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10 |
代理公司: | 31001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21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传输 降压 全桥整流电路 新型单级 隔离 直流电 交流电转换 电压调制 非隔离型 隔离功能 物理隔离 调制级 非调制 取电 调制 充电 电网 引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单级隔离无线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全桥整流电路,全桥整流电路自电网取电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接入非隔离型的DC/DC变换电路,由DC/DC变换电路进行电压调制后接入无线传输级,由无线传输级对负载进行充电,无线传输级仅用于实现物理隔离及降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单级隔离的无线快充系统方案具体采用非调制的无线传输级来实现高降压比和隔离功能,同时引入DC/DC调制级,实现了系统的隔离、降压、调制等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能显著地提高系统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快充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作为一种非接触式供电方案,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可植入医疗器械、电动汽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以手机为代表的中小功率设备为例,现有市场上的无线充电产品方案为了与传统有线充电方案兼容,直接在电源适配器与电池充电管理芯片之间引入发射和接收模块,即实现了电能的无线传输,对手机的锂电池进行充电。
现有产品方案如图1及图2所示,在适配器和无线传输级中存在两级隔离,第一级隔离为适配器中的电气隔离,第二级隔离为无线传输级中存在的物理隔离。同时,适配器、无线传输级和充电管理芯片中存在三级调制,隔离和调制冗余导致系统的整体效率不足60%。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无线充电方案中存在的隔离与调制冗余问题,造成系统的整体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型单级隔离无线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全桥整流电路,全桥整流电路自电网取电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接入非隔离型的DC/DC变换电路,由DC/DC变换电路进行电压调制后接入无线传输级,由无线传输级对负载进行充电,无线传输级仅用于实现物理隔离及降压。
优选地,上述无线传输级由发射模块及接收模块组成。发射模块包括半桥逆变电路、发射侧补偿电路和发射线圈。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接收侧补偿电路和全桥整流电路。
半桥逆变电路输出接入发射侧补偿电路(由电感L1,电容C1和和电容C2组成),经发射线圈(等效电感Lp)和接收线圈(等效电感Ls),接入接收侧补偿电路(电容C3),经过全桥整流电路给负载供电。
将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用受控源等效模型表示,所述无线传输级的主要电路参数满足以下条件:
式中,L1表示电感L1的电感值;C1表示电容C1的电容值;Lp表示发射线圈等效电感Lp的电感值;C2表示电容C2的电容值;Ls表示接收线圈等效电感LS的电感值;C3表示电容C3的电容值;Gp,vi表示电感L1、电容C1、电容C2及发射线圈等效电感Lp部分电路的电压-电流增益;m表示电感比值,m=L1/Lp;Gcoil,iv表示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的电流-电压增益;M表示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的互感;k表示线圈磁耦合系数;Gs,vv表示接收线圈等效电感LS及电容C3部分电路的电压-电压增益;Gvv表示总的电压-电压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技大学,未经上海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1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