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1878.9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李奕伯;刘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电气 驱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在从车辆上方观看的平面图中,旋转机械和小齿轮轴跨过作为差动装置的轴线的第三轴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开布置在彼此的相反侧。该构造能够使旋转机械、平行轴变速器、小齿轮轴、差动装置等一体地组装至壳体,从而由此将电气驱动单元构造为紧凑的,这在空间方面是有益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向车辆的搭载性出色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设置有作为行驶的驱动力源的旋转机械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1-1774号(JP 2001-1774 A)描述的车辆为这类车辆的一个示例,并且所述车辆设置有与左右半轴同轴设置的一对旋转机械(电动机16),而且所述电动机背靠背对接,从而通过螺栓彼此一体联接。而且,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9911号(JP 2004-9911 A)提出一种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包括:(a)差动装置(后差速器27),其将从旋转机械传递的动力分配至左右驱动轮;以及(b)小齿轮轴(中间轴55)和驱动小齿轮,所述小齿轮轴设置有从动齿轮,从旋转机械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从动齿轮,所述驱动小齿轮与差动装置的齿圈啮合。
发明内容
然而,在JP 2001-1774 A中描述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的情况下,由于沿车辆宽度方向联接和布置的一对旋转机械是必要的,所以当使用大尺寸的旋转机械时,系统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得较大,并且向车辆的搭载性变得恶化。在JP 2004-9911 A的情况下,旋转机械、小齿轮轴等布置在比差动装置靠车辆前侧的位置;因此,例如,如果它们一体组装并且布置在壳体等中,则比差动装置靠车辆前侧定位的部分的重量变得更重,重量平衡被恶化,并且在车辆上的搭载性不总是良好的。即,如果重量平衡差,则为了在向车辆的安装期间使姿态稳定的目的,需要加强构件等。
基于上述背景而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诸如将车辆电气驱动系统搭载至车辆时的重量平衡的搭载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a)旋转机械,其用作用于行驶的驱动力源;(b)差动装置,其将从所述旋转机械传递的动力分配至左右驱动轮;以及(c)小齿轮轴,其设置有从动齿轮和驱动小齿轮,从所述旋转机械输出的所述动力传递至所述从动齿轮,所述驱动小齿轮与所述差动装置的齿圈啮合,其中(d)在从车辆上方观看的平面图中,所述旋转机械和所述小齿轮轴跨过平行于车辆宽度方向的所述差动装置的轴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开布置在彼此的相反侧。本说明书提到的轴线与中心线或者旋转中心线具有相同的含义,并且实际的轴线不总是必然存在的。作为将旋转机械和小齿轮轴跨过差动装置的轴线而分开布置在彼此的相反侧的构造,可以采用任何构造,只要其相应的重心位置跨过差动装置的轴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彼此的相反侧即可。
在第一发明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中,第二发明的特征在于(a)所述旋转机械以所述旋转机械的轴线在平面图中平行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姿态布置,并且(b)所述旋转机械的输出轴以所述输出轴在平面图中以直角与所述差动装置的所述轴线交叉的姿态布置在所述差动装置的所述轴线的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上方的位置处。
在第二发明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中,第三发明的特征在于(a)所述小齿轮轴以所述小齿轮轴的轴线在平面图中平行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姿态布置,并且(b)所述差动装置包括锥齿轮式的差动齿轮装置,而且所述齿圈和所述驱动小齿轮包括准双曲面齿轮。
在第三发明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中,第四发明的特征在于(a)在平面图中,所述小齿轮轴比所述差动装置的所述轴线靠车辆前侧布置,并且(b)所述齿圈与所述驱动小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在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被设定在所述差动装置的所述轴线下方的位置。
在第三发明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中,第五发明的特征在于(a)在平面图中,所述小齿轮轴比所述差动装置的所述轴线靠车辆后侧布置,并且(b)所述齿圈与所述驱动小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在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被设定在所述差动装置的所述轴线上方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1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双向加权融合处理雾天图像的方法
- 下一篇:炉具用燃烧器及燃气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