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细胞旁分泌因子具有护肤功效的多肽物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2613.0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8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郑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8/64 | 分类号: | A61K8/64;A61K8/99;A61Q19/00;C07K14/495;C07K1/14;C07K1/30 |
代理公司: | 44429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齐海迪<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0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细胞 上清液 分泌 转化生长因子 匀浆上清液 制备 沉淀 酸性提取液 病毒清除 多肽物质 护肤功效 磷酸盐 沉淀的 新鲜 清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细胞旁分泌因子具有护肤功效的多肽物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提取:提取含有旁分泌因子的干细胞;B收集:干细胞两次离心后,加入沉淀用PBS洗涤后得到新鲜干细胞,并收集离心时产生的清液;C第一次混合:在干细胞中加入酸性提取液,再加入NaCl后可获得上清液;D第二次混合:在上清液中加入磷酸盐可获得匀浆上清液。本发明通过提取,达到提取干细胞和旁分泌因子的效果,通过收集,达到收集新鲜干细胞和对干细胞中病毒清除的效果,通过第一次混合,达到获得上清液的效果,通过第二次混合,达到获得匀浆上清液的效果,通过沉淀,达到使转化生长因子沉淀的效果,该制备方法,方便对转化生长因子进行提取,方便人们进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细胞旁分泌因子具有护肤功效的多肽物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进入组织液,弥散至邻近的靶细胞,调节其机能,此方式称旁分泌,以区别于远距分泌——激素经血循环运送至远处、广泛区域的靶细胞,从旁分泌发挥其局部调节作用的内分泌细胞称旁分泌细胞,如散布于胃肠粘膜上皮的内分泌细胞、胰岛D细胞、分泌前列腺素的细胞等,旁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组织液弥散至邻近的靶细胞,起局部调节作用,称为局部激素,旁分泌细胞中含有转化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具有美白和护肤的作用,人们在制备转化生长因子时,需要使用制备方法,而现有的制备方法不方便对转化生长因子进行提取,从而影响人们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细胞旁分泌因子具有护肤功效的多肽物质的制备方法,具备方便对转化生长因子进行提取的优点,解决了制备方法不方便对转化生长因子进行提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细胞旁分泌因子具有护肤功效的多肽物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取:提取含有旁分泌因子的干细胞;
B收集:干细胞两次离心后,加入沉淀用PBS洗涤后得到新鲜干细胞,并收集离心时产生的清液;
C第一次混合:在干细胞中加入酸性提取液,再加入NaCl后可获得上清液;
D第二次混合:在上清液中加入磷酸盐可获得匀浆上清液;
E沉淀:在匀浆上清液中加入预冷的无水乙醇和无水乙醚,搅拌完成后,可使转化生长因子沉淀;
F提取:将沉淀的转化生长因子从匀浆上清液液中取出。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干细胞可从人体或者动物体内提取。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酸性提取液的PH值为3.5-4.5,NaCl的浓度为0.2-0.6mol/L。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磷酸盐的PH为5.5-6.5,浓度为0.5mol/L。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混合后的上清液需放入到-20℃的环境中,并放置48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干细胞旁分泌因子具有护肤功效的多肽物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提取,达到提取干细胞和旁分泌因子的效果,通过收集,达到收集新鲜干细胞和对干细胞中病毒清除的效果,通过第一次混合,达到获得上清液的效果,通过第二次混合,达到获得匀浆上清液的效果,通过沉淀,达到使转化生长因子沉淀的效果,通过提取,达到将沉淀的转化生长因子提取的效果,该制备方法,方便对转化生长因子进行提取,方便人们进行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2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