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制品表面局部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2667.7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8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锋;费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极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02 | 分类号: | C25D5/02;C25D5/54;C23C18/34;C25D3/38;C23C18/40;C23C18/31;C23C28/02;C23C18/30;B23K26/362;B23K26/402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曾秋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制品 表面 局部 方法 | ||
1.一种塑胶制品表面局部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塑胶表面金属化:将经过预处理的表面粗糙度为0.5um~0.8um的塑胶制品表面金属化,使整个塑胶制品表面镀上第一金属导电层;
所述塑胶制品表面金属化的具体方法为:将塑胶制品浸渍于含有钯离子的活性化溶液中敏化,使塑胶表面附着一层连续的金属钯层,取出塑胶制品,水洗后,浸于硫酸水溶液中,活化金属钯,通过化学沉积的方式将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在塑胶制品表面析出,形成厚度为1um~2um的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为金属镍层;
S2、激光雕刻分区:利用激光在塑胶制品表面雕刻出待镀区的轮廓,并在轮廓处露出塑胶制品的底材,使塑胶制品表面的待镀区与非镀区分区并电性隔离;
S3、待镀区镀导电层并溶解非镀区导电层:将塑胶制品表面的待镀区接上电极并通电,在待镀区镀上第二金属导电层,非镀区的第一金属导电层溶于镀液中;
所述步骤S3进一步为:将分区后的塑胶制品待镀区通过挂具与电极电性连接,浸渍于电镀槽的电镀液内,待镀区通电后,待镀区的第一金属导电层上电镀形成第二金属导电层,非镀区的第一金属导电层溶于所述电镀液中;
所述挂具上设有多个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的挂钩,所述挂钩表面涂有绝缘漆并露出末端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塑胶制品的待镀区接触导电连接,所述电极通过所述挂具向所述塑胶制品的待镀区通以0.5A~0.8A的电流;
所述电镀液的主要成分为硫酸和硫酸铜,所述硫酸的质量浓度为180g/L~220g/L,所述硫酸铜的质量浓度为50g/L~80g/L,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的厚度为2um~3um,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为金属铜;
S4、加厚镀层:在塑胶制品的第二金属导电层上镀上第三金属导电层,加厚镀层;
所述第三金属导电层为金属铜,所述金属铜通过化镀沉积于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上,所述第三金属导电层的镀层厚度为10um~20um;
S5、化镀锡层:在所述第三金属导电层表面化镀一锡层,所述锡层的镀层厚度为3um~8um;
化镀锡的过程为:在镀锡水中加1.0%的镀锡添加剂后使用,沉锡温度20℃~30℃摄氏度,沉锡时间15min~30min,镀锡过程中要轻搅拌镀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制品表面局部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预处理方法为:将已成型的塑胶件表面依次进行除油清洗和喷砂处理,得到表面粗糙度为0.5um~0.8um的塑胶制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制品表面局部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制品待镀区位于不同的平面或曲面上,所述激光由3D激光雕刻机发射,所述3D激光雕刻机发射功率为10W~20W,所述激光为红外激光或紫外激光,所述激光雕刻的轮廓宽度为0.2mm~0.5mm,所述激光雕刻的轮廓深度为2um~5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极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极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26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