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提取液的高效浓缩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2680.2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5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徐洪明;李梦琦;殷艳;何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A61J3/02;B01D3/10;B01D61/02 |
代理公司: | 32200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液 中药提取液 浓缩 冻干粉 蒸馏瓶 损失率 中药 补加乙醇 高效浓缩 减压蒸馏 乙醇溶液 蒸馏 纳滤膜 糖浆状 制备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提取液的高效浓缩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中药提取液通过纳滤膜进行浓缩,获得浓缩液A;(2)向步骤(1)获得的浓缩液A中加入乙醇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减压蒸馏,蒸馏期间阶段性的向蒸馏瓶中分多次补加乙醇,直至蒸馏瓶的溶液成糖浆状,获得浓缩液B;(3)将获得的浓缩液B进行冷冻干燥,制得中药冻干粉;(4)将获得的中药冻干粉制备成所需剂型。通过对浓缩前后中药提取液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得出,有效成分的损失率较小,因此,本发明所述浓缩工艺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提取液的高效浓缩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提取液是中药原料使用溶剂进行提取后获得的含有有效中药成分的液体,然而,初始的中药提取液中溶剂含量较高,导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低,若要制备成所需的药物制剂,有必要对其进行浓缩加工,提高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从而便于药物制剂的制备。浓缩的过程即是降低提取液中溶剂含量的过程,现有对中药提取液的浓缩工艺主要以蒸发浓缩为主,然而,由于中药中某些有效成分对高温的敏感性,导致蒸发浓缩后提取液中某些有效成分的含量极大的下降,从而影响药效,降低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提取液的高效浓缩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提取液的高效浓缩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提取液通过纳滤膜进行浓缩,获得浓缩液A;
(2)向步骤(1)获得的浓缩液A中加入乙醇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减压蒸馏,蒸馏期间阶段性的向蒸馏瓶中分多次补加乙醇,直至蒸馏瓶的溶液成糖浆状,获得浓缩液B;
(3)将获得的浓缩液B进行冷冻干燥,制得中药冻干粉;
(4)将获得的中药冻干粉制备成所需剂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纳滤膜为磺化聚醚砜类纳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对NaCl的截留率达到97-98%时的截留分子量,使用纳滤膜操作过程中的压力为2-4MPa。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操作温度为25-3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乙醇溶液起始的添加量为浓缩液A体积的40-60%,后续乙醇的每次补加量为上一次乙醇添加量的70-9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减压蒸馏的压力为0.1MPa,温度为60-75℃。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提取液为水提液,为单一中药提取液或多种中药复合提取液。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提取液的高效浓缩工艺,该工艺首先使用纳滤膜对中药提取液进行初步浓缩,同时去除提取液中的大颗粒性杂质;然后通过减压蒸馏进一步去除提取液中的溶剂,在减压蒸馏的过程中,不断添加乙醇溶液,由于乙醇较低的沸点,使得在蒸馏的过程中随着乙醇的分离夹带出沸点较高的溶剂,因此经过多次的蒸馏过程,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将高沸点溶剂分离出去;最后将进一步浓缩的提取液通过冷冻干燥得到冻干粉,根据所需剂型,在冻干粉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制剂的制备。通过对浓缩前后中药提取液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得出,有效成分的损失率较小,因此,本发明所述浓缩工艺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26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