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目立体成像显微镜及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2737.9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7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顾忠泽;徐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1/36 | 分类号: | G02B21/36 |
代理公司: | 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安琪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微镜 立体成像 立体匹配 显微镜主体支架 棋盘格标定板 电子目镜 镜筒结构 立体重建 匹配算法 三维重建 图像配准 微小样品 相机标定 相机参数 优化算法 载物平台 拍摄 视差图 特征点 标定 目镜 视差 成像 改良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目立体成像显微镜及成像方法,显微镜包括:镜筒结构、显微镜主体支架结构和电动载物平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拍摄棋盘格标定板,使用两步标定法,进行多目CCD电子目镜的相机标定,确定各个目镜的相对位置;(2)根据步骤(1)得到的相机参数,对拍摄的样品进行图像配准,为立体重建做准备;(3)使用改良后专用于显微镜匹配算法SLM‑SGBM对样品进行特征点立体匹配;(4)对步骤(3)得到的视差图使用优化算法进行视差优化,得到最终的立体匹配结果。本发明能够在仅使用该多目立体成像显微镜时实现对微小样品表面的实时三维重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目立体成像显微镜及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学即时检测过程中,常常需要分析细胞、组织薄膜等微小样品的表面形态学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获取通常需要用到显微成像设备。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主要由光源、光学透镜、光检测器三部分组成。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只能通过目镜观察到样本的二维平面图像,而无法获取样本的三维形貌信息。为了更精确具体的对生物医学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获取样本表面的三维形貌成为显微镜用于即时检测领域必须克服的一大阻力。
截至目前,基于显微镜的三维形貌重建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大类:1)基于单目/双目的三维重建:根据多视点几何,理想情况下3D结构可以通过充足的2D图像通过匹配实现重建,如SfM和SLAM。2)基于结构光的三维重建。3)基于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光学相干成像)的三维重建。4)基于多目的三维重建。方法一在对较大尺寸的样本表面重建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针对小尺寸样本重建时精度不够;方法二虽然提供了更高的精确度,但是在远距离拍摄时精确度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且需要提供额外的编码器件;方法三同样提供了很高的精度,但是由于成像方法的局限性,无法对活体样本进行实时三维成像。相比之下,方法四无需搭配额外的编码器件,如果结合当前数据驱动的学习方法,将会在实时性、低成本性、便捷性等众多方面胜出。然而这一方法在诸多方面同样存在亟待解决的难点:1)现有的体视显微镜只具有两个目镜镜筒,无法同时捕获多个角度的图像;2)显微镜尺寸下,多CCD电子目镜的相机标定算法有异与宏观场景下的多目摄像机标定,需要针对其提出专用的算法;3)针对显微样本的特定立体匹配算法还未完善,立体成像效果不够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目立体成像显微镜及成像方法,能够在仅使用该多目立体成像显微镜时实现对微小样品表面的实时三维重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目立体成像显微镜,包括:镜筒结构、显微镜主体支架结构和电动载物平台;显微镜主体支架结构用于夹持固定各个镜筒结构,并调节各个镜筒之间的工作距离;显微镜主体支架结构中的环状支架的右侧设置有握臂,握臂通过铰支座与电动载物平台连接。
优选的,镜筒结构包括CCD电子目镜、可组装镜筒和可拆卸物镜;CCD电子目镜用于采集由可组装镜筒传输来的光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USB数据线上传至PC上位机;可组装镜筒用于连接CCD电子目镜和可拆卸物镜,可组装镜筒两端具有螺纹接口,耦合两侧的镜头;可拆卸物镜用于采集载物台上样本的物象,并投射入可组装镜筒中。
优选的,镜筒结构数目大于2个。
优选的,显微镜主体支架结构包括环形支架、粗调螺旋和微调螺旋;粗调螺旋位于环形支架侧后方,用于整体调节支架高度,从而对镜筒结构组实现整体上下位移,调节其工作距离;细调螺旋位于环形支架内测卡槽旁,用于调节单个镜筒结构的工作距离。
优选的,环形支架为一中空环形金属支架,沿环形的内边缘按照一定角度排列若干镜筒卡槽,固定镜筒结构,调节各镜筒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2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剖镜
- 下一篇:一种显微镜对焦方法、装置及显微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