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直立式非金属声屏障系统及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3602.4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7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润康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立式 非金属 屏障 系统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化直立式非金属声屏障系统及安装方法,利用榫接结构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方法连接声屏障板,使声屏障板与声屏障板之间、声屏障板与基座之间均不需要使用额外的钢结构件及其他连接件或密封件,从根本上解决了金属暴露造成锈蚀及橡胶条易脱落的问题,能够实现50年以上免维护正常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声屏障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利于保障铁路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化直立式非金属声屏障系统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规划在建里程双料第一,高铁以及电气化铁路的普及离不开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工程。声屏障在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等工程建设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铁路工程中起到保护铁路线路以及降低铁路运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重要作用,是铁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传统插板式声屏障以H型钢柱作为中间连接骨架,通过地面预埋螺栓连接H型钢柱再将声屏障板插入钢柱凹槽内,同时在声屏障板与H型钢柱之间使用橡胶条密封。此种结构在列车以高速通过时容易因震动及列车脉动风压交替作用造成螺栓松动、板体松动和胶条脱落,同时钢材质长期暴露在外景环境容易形成锈蚀,需要定期维护,极大地影响了声屏障使用寿命和铁路运营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一体化直立式非金属声屏障系统及安装方法,利用榫接结构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方法连接固定带有特殊边缘加强结构的声屏障板,无需使用钢柱或其他连接件、密封件,极大地提高了声屏障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利于保障铁路运行安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新型一体化直立式非金属声屏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声屏障板、吸声模块、基座;
所述声屏障板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为带有内部加强筋网架的混凝土预制板,其左右两侧边设置有榫接结构,下部设置有基座连接区;所述背板在朝向发声源一面基座连接区以外位置设置有若干向内凹陷的吸声模块安装位,另一面为无开孔的平面结构;所述榫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背板左右两侧相互配合并直接接触榫接的榫头与榫眼,且榫接结构为沿背板高度方向延伸至整个背板高度的双面切肩榫;所述内部加强筋网架为采用先张法的带有预应力的钢筋网架或玄武岩筋网架,所述内部加强筋网架包括位于背板中间部分的竖直设置的中心加强筋、位于靠近背板两侧边榫接结构位置部分的竖直设置的边缘加强筋以及连接中心加强筋和边缘加强筋的水平加强筋,且所述边缘加强筋的排布密度或直径大于中心加强筋,以增加背板两侧边强度,通过增加背板两侧边强度的方法将原本H型钢柱所起到的固定支承功能分解到相邻背板结构中,利用加强筋网架使背板自身强度足以支撑板体而无需额外使用H型钢柱;所述背板相互连接后形成整体,背板之间不需要H型钢柱或其他金属连接结构;
所述吸声模块为根据所述背板上的吸声模块安装位尺寸预先成型的微孔吸声材料,使所述吸声模块通过结合剂固定安装在吸声模块安装位后外露表面与背板表面平齐;
所述基座为倒梯形安装基座,基座深度小于等于声屏障板基座连接区高度,基座下沿宽度大于等于声屏障板整体厚度,使声屏障板可以插入至基座底部同时保证声屏障板上固定安装的吸声模块完全裸露在基座以外;所述基座与所述声屏障板之间采用混凝土浇筑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浇筑完全充满声屏障板插入基座后剩余的基座空余空间,同时不影响声屏障板上固定安装的吸声模块完全裸露在基座以外。
进一步地,所述声屏障板还包括安装在背板朝向发声源一面的面板,所述面板尺寸与背板相匹配,下部设置有基座连接区,且面板上设置有对应吸声模块安装位所在位置的贯通开孔,使所述背板、吸声模块、面板组合在一起后吸声模块能够通过所述贯通开孔与外界连通;所述面板与背板之间采用结合剂固定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润康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润康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3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涵基础调平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限速警示作用的防超重拦截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