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海床基式的陡坡波流测量装置及部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5484.0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5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龙;陈文炜;蔡志文;孙泽;张海华;叶永林;恽秋琴;胡琼;陈天宇;俞汲;徐杰;赵传亮;金明;韩用涛;宗涛;许凯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21/20 | 分类号: | B63B21/20;B63B21/22;G01P5/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海床 陡坡 波流 测量 装置 部署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海床基式的陡坡波流测量装置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装置,具体结构为:包括锚系(30),所述锚系(30)的结构为:包括第一锚链(32),所述第一锚链(32)的一端安装第一锚爪(31),另一端安装第二锚爪(33),安装第二锚爪(33)处的第一锚链(32)再连接第二锚链(34),所述第二锚链(34)的端头安装有末端连接件(35),所述末端连接件(35)处安装有浮力装置(20),所述浮力装置(20)的结构为:包括浮力筒(22),所述浮力筒(22)的内部设置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一端固定有ADCP(10),支架(21)的另一端固定有声学释放器(23),所述声学释放器(23)上固定有舱绳(24),舱绳(24)伸出浮力筒(22),并在浮力筒(22)的外围从上往下依次缠绕多圈,最后在浮力筒(22)的底部连接末端连接件(35);所述第一锚爪(31)、第一锚链(32)和第二锚爪(33)串联连接组成双锚结构;所述末端连接件(35)为圆环结构;锚系(30)布放在浅坡、平缓水域、陡坡海域,用于连接浮力装置(20);ADCP(10)测量陡坡处的波流;部署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完成基于海床基式的陡坡波流测量装置的安装与连接;
步骤二:在部署水域依次设置第一控制点(4)、第二控制点(6)和第三控制点(7);工作船(2)到达第一控制点(4)处后,工作船(2)利用吊机(3)顺着浅水或缓坡延伸至陡坡的方向进行浅水或缓坡水域第一锚爪(31)、第一锚链(32)和第二锚爪(33)的部署,随后缓慢释放锚链第二锚链(34);
步骤三:工作船(2)拖带第二锚链(34)缓慢移位至第二控制点(6)处,即陡坡布放位置的水面;
步骤四:在所述第三控制点(7)处挂一根缆绳(8),将缆绳(8)对折,然后穿过所述布放在陡坡处的末端连接件(35);缆绳(8)的长度大于陡坡部署水深处的三倍;
步骤五:在所述第二控制点(6)处,由工作船(2)利用吊机(3)将所述第二锚链(34)和浮力装置(20)一起吊放至海平面(1);
步骤六:人员操作,解开吊机(3);
步骤七:人员操作,同步缓慢释放所述第三控制点(7)处的缆绳(8),将末端连接件(35)随第二锚链(34)以及浮力装置(20)一起放入水中;
步骤八:待第二锚链(34)以及浮力装置(20)在陡坡处部署完成后,将所述第三控制点(7)处的缆绳(8)收回;
步骤九:利用吊机(3)将浮力装置(20)和锚系(30)收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54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