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6515.4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6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邓林义;许丹;李兵;张杰;陈铭;鲁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别亮亮<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结构 暗挖隧道 防水层 支护层 通孔 施工 间隙连通 施工安全 水分渗漏 衬砌层 防水板 封堵 内壁 注浆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暗挖隧道进行初衬施工,从而形成初衬支护层;在所述初衬支护层的内壁上设置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形成第一间隙;在所述防水层上设置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利用第一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注入封堵浆。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能够消除衬砌层与防水板之间的间隙,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暗挖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暗挖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加设相应的支护结构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传统的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暗挖隧道内壁上的至少两层衬砌层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衬砌层之间的防水板。利用衬砌层的支撑性能对暗挖隧道进行稳定的支撑以避免暗挖隧道发生变形或崩塌。传统的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误差或工序之间的影响,施工完成后,衬砌层与防水板之间易出现间隙,从而易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不利于施工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能够消除衬砌层与防水板之间的间隙,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暗挖隧道进行初衬施工,从而形成初衬支护层;在所述初衬支护层的内壁上设置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形成第一间隙;在所述防水层上设置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利用第一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注入封堵浆。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防水层上设置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步骤中,包括:在所述防水层上间隔开设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利用第一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注入封堵浆的步骤中,包括:检测所述第一间隙内的第一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一压力调节所述第一注浆元件的注浆压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防水层上设置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暗挖隧道进行二衬施工,从而形成二衬支护层,其中,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二衬支护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之间,且所述二衬支护层与所述防水层形成第二间隙;在所述二衬支护层上开设第二通孔,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利用第二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第二间隙内注入封堵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利用第二注浆元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第二间隙内注入封堵浆步骤中,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二间隙内的第二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二压力调节所述第二注浆元件的注浆压力。
上述实施例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有效的对初衬支护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第一间隙进行消除,保证初衬支护层能够稳定的对暗挖隧道进行支撑,也能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2、能够有效的对二衬支护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第二间隙进行消除,保证二衬支护层能够稳定的对暗挖隧道进行支撑,还能进一步避免出现水分渗漏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3、能够顺畅的对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进行封堵,不会出现注浆压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4、初衬支护层、防水层及二衬支护层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支撑性能好,保证施工安全,也能够消除渗水、沉降、空洞和冻胀等隐患。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包括:初衬支护层,所述初衬支护层贴合于所述暗挖隧道的内壁设置;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相对设置,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初衬支护层围设形成第一间隙,所述防水层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第一通孔;及第一注浆元件,所述第一注浆元件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向所述第一间隙内注入封堵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6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