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滩涂救援的滚塑气垫船及其救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6647.7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7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江;俞书伟;肖金花;陈健;芮泽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V3/06 | 分类号: | B60V3/06;B63C9/02;B63B21/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滩涂 救援 气垫船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滩涂救援的滚塑气垫船及其救援方法,包括船体、推力提供装置、升力提供装置、船体限位板、固定杆、救援绳子和绳子固定板,固定杆螺纹连接在船体限位板上,将固定杆转入到滩涂中,用于固定船体,绳子固定板固定在两块船体限位板之间,救援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绳子固定板上。该方法包括:a、准备救援工具;b、滚塑气垫船吊放;c、装配救援工具;d、将滚塑气垫船暂时固定在滩涂上;e、实施救援;f、返回安全地带。本发明能使滚塑气垫船限位固定在滩涂上,施救过程中船体不易发生移动现象,降低救援难度,安全性高,而且使得救援绳子上施加的力能分担到船体上,并间接作用在滩涂上,提高救援速度,增加救援绳子的牵拉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垫船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滩涂救援的滚塑气垫船及其救援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排水船,船体浸在水中,船在向前运动的时候受到较大的兴波和摩擦阻力。气垫船的船底维持有一层稍高于大气压的气垫,使船体空悬其上,这样阻碍船舶快速前进的兴波和摩擦阻力就大大地被降低。不仅如此,由于气垫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除软性的围裙指底边与水面或地表面接触外,其他硬结构部分全部空悬在气垫之上,使得气垫船具有水上陆上都行进自如的两栖特性。
中国专利于2015.10.14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应用分布式涵道风机的气垫船(申请号:CN201510666548.4)的发明专利,其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上的推力提供装置和升力提供装置,所述升力提供装置包括沿着船体的周向设置的气垫围裙,气垫围裙内设置有若干储气腔室,相邻的储气腔室间设置间隔件使得储气腔室形成独立腔室,每一储气腔室上均对应设置有一用于对储气腔室进行供气的涵道风机。本发明的一种应用分布式涵道风机的气垫船,在遇到障碍或尖锐物体而使得部分储气腔室失效时,气垫船依然能稳定行驶。上述气垫船在救援时,将气垫船暂时停靠在被困人员附近,采用救援绳子对被困人员进行施救,但是在救援过程中,气垫船易发生移动、不稳定的现象,增加了救援难度,安全性低,且救援绳子易掉落在滩涂上,导致无法施救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滩涂救援的滚塑气垫船及其救援方法,在救援时,将气垫船暂时停靠在被困人员附近,由于固定杆转入到滩涂中,使得滚塑气垫船限位固定在滩涂上,再采用救援绳子对被困人员进行施救,施救过程中船体不易发生移动现象,可通过救援绳子快速将被困人员救援到滚塑气垫船上,降低救援难度,安全性高,而且在救援过程中,救援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绳子固定板上,救援绳子上施加的力能分担到船体上,并间接作用在滩涂上,此时救援绳子不易掉落,提高救援速度,增加救援绳子的牵拉力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滩涂救援的滚塑气垫船,包括船体、设于船体上的推力提供装置和升力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船体限位板、固定杆、救援绳子和绳子固定板,船体固定连接有两块相互对称的船体限位板,船体限位板设有第一螺纹孔,固定杆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中,将固定杆转入到滩涂中,用于固定船体,绳子固定板固定在两块船体限位板之间,救援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绳子固定板上。在救援时,将气垫船暂时停靠在被困人员附近,由于固定杆转入到滩涂中,使得滚塑气垫船限位固定在滩涂上,再采用救援绳子对被困人员进行施救,施救过程中船体不易发生移动现象,可通过救援绳子快速将被困人员救援到滚塑气垫船上,降低救援难度,安全性高,而且在救援过程中,救援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绳子固定板上,救援绳子上施加的力能分担到船体上,并间接作用在滩涂上,此时救援绳子不易掉落,提高救援速度,增加救援绳子的牵拉力度。
进一步,船体限位板通过螺纹锁紧杆固定在船体上,绳子固定板设有底板,底板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和螺纹锁紧杆相匹配,通过在螺纹锁紧杆上拧入锁紧螺母,将绳子固定板固定在船体限位板上。单个螺纹锁紧杆可使船体限位板固定在船体上,两个螺纹锁紧杆能使绳子固定板固定在船体上,使得螺纹锁紧杆起到两个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6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