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6863.1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5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10/0525;H01M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谱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4 | 代理人: | 张慧娟;王芊雨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导电浆料的成分包括导电剂、微细气泡和液体,所述导电剂包括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所述微细气泡粒径的粒径小于100μm,所述微细气泡的浓度大于106个/ml。该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液体与气体经过气液分散方法形成气液混合流体;将导电剂加入气液混合流体中,得到导电浆料。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导电浆料,能够达到不添加或极少量添加分散剂的条件下,导电剂均匀分散的效果,有益于导电浆料的运输、保存和使用,其当应用于电池电极制备过程时,微细气泡在干燥过程中消失,不引入任何杂质,能够更好的发挥导电剂的导电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材料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电极制备的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石墨烯具有超高导电性、超薄二维、高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在电池导电浆料上广受青睐,石墨烯和活性物质可以通过“面-点”式接触。同时,碳纳米管也具有较高导电性,且和活性物质可以通过“线-点”式接触。同时含量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可以实现“面-线-点”式接触,大幅度提高整个电极的导电性,同时降低整个电极中导电剂的使用量,从而实现更多活性物质的用量和致密堆积,从而提高电池的质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但石墨烯、碳纳米管由于具有较强的范德华力和高比表面积,在导电浆料中很容易团聚、堆叠甚至沉淀,极大的限制导电浆料的储存和实际应用。为了提高导电浆料的稳定性,通常需要加入大量的分散剂或添加剂,这类分散剂或添加剂通常不具有电导性。这样带有分散剂或添加剂的复合浆料在实际应用到电池电极中时,会严重影响导电剂和活性物质的接触,从而影响其导电增强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导电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导电浆料容易团聚、堆叠甚至沉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导电浆料中引入微细气泡,通过导电剂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的高比表面积吸附作用,微细气泡会自发吸附在石墨烯片和/或碳纳米管的周围,使得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在导电浆料中能够均匀稳定分散。
一方面,本发明导电浆料,其成分包括导电剂、微细气泡和液体,其中,所述导电剂包括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所述微细气泡粒径的粒径小于100μm,所述微细气泡的浓度大于106个/ml。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包括:水、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醇、异丙醇(IPA)、丁酮(MEK)或甲苯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细气泡的粒径范围为10nm至1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细气泡的粒径范围为100 nm至300nm,所述微细气泡的浓度介于108至109个/ml。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细气泡中气体的类型包括:空气、氧气、氮气、氩气、氢气、氦气或臭氧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剂的质量含量为0.5 wt.%至8 wt.%。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剂包括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其中石墨烯与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介于1:10至1:0.1之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制备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将液体与气体经过气液分散方法形成气液混合流体;
将导电剂加入气液混合流体中,搅拌和/或超声处理后,得到导电浆料;
其中,气液混合流体中含有微细气泡,微细气泡的粒径小于100 μm,微细气泡的浓度大于106个/ml。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液混合方法包括:所述气液分散法包括:机械剪切法、超声波空化法、加压溶气释气法、微多孔分散气体法、射流曝气法、气浮泵产气法、或电解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6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