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7086.2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接柏皓;崔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30 | 分类号: | B64C1/30;B64C27/08;B64C27/50;B64D4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恺宁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机身上的多个机臂组件;其中,每个机臂组件包括机臂、设置在机臂上的螺旋桨以及驱动螺旋桨转动的驱动设备;机臂上设有连接端,机身上设有与连接端配合的机身接口,连接端可插拔的设置于机身接口内;沿插拔方向上,连接端设有与驱动设备连接的第一插头,机身接口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插头配合的第一接口,当连接端插入机身接口时,第一插头与第一接口电连接。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机臂与机身可插拔的连接方式方便了无人机的存放以及转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在农业上,无人机可以进行喷雾作业,或者通过携带传感器对田间作物生长信息检测、土壤水分营养状况分析,实现对农业生产进行精准把控,无人机能完成出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现有技术中,无人机的机身与机臂多为一体结构,机臂上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的驱动设备通过线路直接与机身上的电源以及飞行控制器连接,但是,无人机在不使用时整体占用的空间较大,并且不方便进行存放以及转移,机臂也容易与周围物体发生磕碰而导致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机整体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便于进行存放以及转移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多个机臂组件;其中:
每个机臂组件包括机臂、设置在所述机臂上的螺旋桨以及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的驱动设备;
所述机臂上设有连接端,所述机身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端配合的机身接口,所述连接端可插拔的设置于所述机身接口内;
沿插拔方向上,所述连接端设有与所述驱动设备连接的第一插头,所述机身接口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头配合的第一接口,当所述连接端插入所述机身接口时,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机臂可插拔的设置于机身上,当不使用时,可以将机臂拔出,使机臂与机身分开,从而减小整体占用的面积,便于进行存放或转移;当需要使用时,将机臂插设于机身上,此时第一插头与第一接口电连接,以便于驱动设备驱动螺旋桨进行转动。
可选的,所述无人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飞行控制器;
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飞行控制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机身包括机身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主体上的壳体,所述机身主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机身接口包括位于所述机身主体上的缺口,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缺口的内壁上;当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机身主体上时,所述壳体压紧所述连接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缺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所述第一插头沿垂直于所述机臂的方向插设于所述第一接口中。
可选的,所述缺口至少有一个侧壁上沿插拔方向设有第一凸起,所述连接端在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卡槽;
或者,所述缺口至少有一个侧壁上沿插拔方向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连接端在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一凸起。
可选的,所述壳体压紧所述连接端的一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连接端在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的第二卡槽;
或者,所述壳体压紧所述连接端的一面设有第二卡槽,所述连接端在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二凸起。
可选的,所述机身上设有天线,用于所述无人机与外界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沿插拔方向,所述连接端设有用于连接天线的第二插头,所述机身接口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头配合的第二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7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