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LS三维打印技术的可穿戴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7679.9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9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锋;樊子均;江姣龙;廖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卓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79 | 分类号: | B29C64/379;B29C71/00;B33Y40/00;C08J7/04;C08L7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格 球心 可穿戴 内柱体 外柱体 边框 三维打印 网络 边框内壁 光滑弧面 漏水问题 内部设置 依次相连 镂空结构 结合面 柱连接 包覆 微孔 吸水 光滑 制备 环绕 美观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LS三维打印技术的可穿戴产品及其制备方法,该基于SLS三维打印技术的可穿戴产品,包括边框和网络晶格,所述边框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网络晶格,且所述网络晶格为镂空结构,所述网络晶格由若干依次相连的晶格构成,所述晶格由球心和环绕所述球心设置的若干晶格柱构成,且相邻两个所述晶格之间的所述球心与所述晶格柱连接,所述晶格柱远离所述球心的一端与所述边框内壁连接,所述晶格柱由内柱体和包覆在所述内柱体外部的外柱体构成,且所述内柱体与所述外柱体之间形成光滑结合面,所述外柱体外侧形成光滑弧面。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可穿戴产品具有表面光滑美观,且没有微孔,解决了吸水或者漏水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LS三维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SLS三维打印技术的可穿戴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以数学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采用激光等热源制造产品。3D打印的工艺方法可分为FDM(熔融沉积式)、SLS(选择性激光烧结)、SLM(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等类型。
其中SLS是针对粉末材料利用激光熔融特定区域的粉末从而直接制造产品。其过程类似:利用CAD软件对特定物体建模,然后通过切片软件对模型切片,切片所得的模型截面数据传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一定功率激光束将特定层金属粉末或者非金属粉末加工熔合。这样加工融合完初始层后,工作平台下降一个层厚的距离,铺粉装置铺一定层厚的未加工粉末,继续加工融合下一层粉末,重复此步骤,直至特定的区域全部熔合完成,就得到一件立体的产品。
目前,如图5所示,采用SLS工艺制备的产品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是一层层叠加,有比较明显的台阶纹路,特别是在曲率变化大的表面;
2)由于是一层层叠加成型,在分层方向结构强度以及变形能力较差;
3)由于每一层烧结熔融的交界面不可避免粘有部分粉末,导致表面光洁度比较差;
4)由于统一铺粉,颜色单一,而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颜色需求;
5)烧结的致密性不高,有许多微孔,容易吸水或者漏水;
6)由于统一铺粉,材料单一,性能固定,而不同的产品可能有不同的性能需求。
以上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一步步分开处理:
a)表面粘结粉末问题大部分采用高压气体去除;
b)少部分粉末问题采用喷砂抛光解决-缺点:工艺复杂,劳动量大,喷砂程度难以把控,导致表面质量不理想,严重甚至有“发毛”现象,或者结构变形,强度减弱等新问题;
c)表面颜色传统采用喷油解决-缺点:附着力差,涂层薄,不耐磨,特别是对于可穿戴产品如3D打印鞋,3D打印头盔等,传统喷涂颜料很容易磨损调色露底;
d)多材料性能传统无法解决-传统SLS工艺3D打印基本上无法多材料打印。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SLS三维打印技术的可穿戴产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步骤简单,劳动强度低,效率高,调配好溶液后,可以将以上a-d各后处理模块一次完成,大大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可穿戴产品,比如头盔,鞋等晶格状3D打印产品,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SLS三维打印技术的可穿戴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卓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卓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7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