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ysql异步双向的异地双活容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9143.0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5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金新华;赖少飞;薛峰;欧平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衣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16/27 |
代理公司: | 33283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董世博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机房 调度模块 发生故障 负载均衡 客户数据 容灾系统 数据集中 数据中心 运行能力 灾难备份 中心业务 可用性 双向的 客户 存储 异地 应用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ysql异步双向的异地双活容灾系统,包括服务机房、调度模块,服务机房包括第一服务机房、第二服务机房;第一服务机房、第二服务机房提供客户数据的存储;调度模块将不同客户变动的数据集中在与其对应的服务机房中,当对应服务机房发生故障时,客户变动的数据才会由另一服务机房提供相应服务;本发明提供双活数据中心即两个服务机房都处于运行当中,且运行相同的应用,具备同样的数据,能够提供跨中心业务负载均衡运行能力,实现持续的两个服务机房可用性和灾难备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容灾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基于mysql异步双向的异地双活容灾系统。
背景技术
因为电力、网络、地震、雪灾或其它原因,可能导致整个服务机房不可用,所以需要异地容灾。当前市场上常见的数据容灾模式可分为同城容灾、异地容灾、两地三中心这几种。
同城容灾是在同城或相近区域内(≤200KM)建立两个数据中心:一个为数据中心,负责日常生产运行;另一个为灾难备份中心,负责在灾难发生后的应用系统运行。
异地容灾主备中心之间的距离较远(>200KM),因此一般采用异步镜像技术,但会有少量的数据丢失发生。
两地三中心是指同城双中心加异地灾备,一种商用容灾备份解决方案;其中两地是指同城、异地;三中心是指生产中心、同城容灾中心、异地容灾中心(或者称为生产中心、同城灾备中心、异地灾备中心)。
同城容灾、异地容灾因为冷备(灾难备份中心的设备)都无法保证切换后设备是一定可用的,且存在数据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容易让使用者察觉到数据的异常,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mysql异步双向的异地双活容灾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mysql异步双向的异地双活容灾系统,包括服务机房、调度模块,服务机房包括第一服务机房、第二服务机房;
第一服务机房、第二服务机房提供客户数据的存储;第一服务机房、第二服务机房之间通过互联网线路联通,且两者处于不同地方;第一服务机房、第二服务机房内设置的云平台操作系统中设置mysql,通过mysql的异步复制机制在第一服务机房、第二服务机房之间进行数据的同步;
调度模块将不同客户变动的数据集中在与其对应的服务机房中,当对应服务机房发生故障时,客户变动的数据才会由另一服务机房提供相应服务。
进一步的,调度模块包括分配模块和数据模块;分配模块至少三个以上流量入口,流量入口设置在网络独立的其它机房内,其分配客户对应连接的服务机房和保障与服务机房的联通;数据模块进行数据格式和加密方式的统一,确保服务机房之间数据的互传与统一。
进一步的,调度模块还包括处理模块,分配模块与服务机房进行连接,并反馈连接情况给处理模块;其中分配模块的流量入口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与服务机房的联通判断,当出现2/3个流量入口反馈为无法与服务机房联通时,将判定为对应的服务机房发生故障,自动引发一次灾备切换。
进一步的,还包括ID发生器,ID发生器与服务机房有关,第一服务机房、第二服务机房内的客户ID不重复且ID值与相应服务机房相关,便于客户与相应服务机房的匹配。
进一步的,第一服务机房、第二服务机房内都设置两个数据实例进行服务运作。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双活数据中心即两个服务机房都处于运行当中,且运行相同的应用,具备同样的数据,能够提供跨中心业务负载均衡运行能力,实现持续的两个服务机房可用性和灾难备份能力。在本发明的模式中,两地服务机房同时接纳数据,且技术操作简单,可实现跨多种云平台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衣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衣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9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