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9365.2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0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冯琢络;刘兵;彭驭风;李夏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充电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该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包括: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根据目标输出功率控制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响应当前调度指令并输出对应的加总输出功率;当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设定阀值时,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小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当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二设定阀值时,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大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控制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储能系统的无效响应,延长储能系统的寿命,保证电力系统长期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多采用储能系统辅助发电机组进行电网频率调整,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对接收的调度指令作出响应,达到电网所需的输出功率,以满足电网调度需求。
现有技术中,储能系统响应调度指令后,会和发电机组配合将输出功率稳定在预设值,达到稳定状态前,储能系统会出现频繁充放电的现象,增加了储能系统的无效响应,缩短了储能系统的寿命,不利于电力系统长期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以减少储能系统的无效响应,延长储能系统的寿命,保证电力系统长期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该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控制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并输出对应的加总输出功率;
当所述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设定阀值时,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大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对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小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
当所述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二设定阀值时,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小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大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
其中,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为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达成当前所述调度指令后,所述加总输出功率在所述目标输出功率附近的振荡值。
可选地,所述调度指令为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控制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并输出对应的加总输出功率之前,该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是否可以满足所述目标输出功率;
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满足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
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不满足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放弃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控制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并输出对应的加总输出功率之后,该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所述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在达成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获取所述储能系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华润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93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