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轮式自动平衡复位机构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0059.0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2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郑菊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斗风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M6/50;B62J45/41;B62J45/412 |
代理公司: | 台州浙粤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19 | 代理人: | 邓兴华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自动 平衡 复位 机构 系统 | ||
1.一种两轮式自动平衡复位机构,包括车架(1),车架(1)的前端固设有主立管(11),主立管(11)内转动设置有手把杆(12),主立管(11)两侧对称设置有前轮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和前轮架(3)之间分别铰接设置有平衡杆(6),平衡杆(6)包括活塞缸(61)和活塞杆(62),活塞杆(62)活动设置在活塞缸(61)的活塞腔(63)内,所述活塞腔(63)两端相互连通并形成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上设置有主控阀(64)并把第一通道分成进介端(65)和回流端(66),所述回流端(66)设置有介质箱(41),所述进介端(65)设置有泵(42),泵(42)连通所述介质箱(41);左进油阀(43)/右进油阀(44)与泵(42)之间设置有储能罐(45),储能罐(45)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6);所述前轮架(3)包括主杆(31)、转动座(32)以及减震器(33),所述减震器(33)通过转动座(32)转动设置在主杆(31)下端,所述主立管(11)分别通过摆臂组件(2)铰接主杆(31),所述手把杆(12)和转动座(32)之间设置有转向组件(5),所述减震器(33)下端设置有前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式自动平衡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平衡杆(6)的回流端(66)连接有同一个介质箱(41),两个平衡杆(6)的进介端(65)分别通过左进油阀(43)和右进油阀(44)连接泵(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轮式自动平衡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42)通过电机(47)驱动,其出液端设置有单向阀(4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式自动平衡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组件(2)包括若干个摆臂(21)和第一转动销(22),所述摆臂(2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转动销(22)设置在主杆(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轮式自动平衡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对称的一组摆臂(21)上均固定有连接板(23),两连接板(23)之间铰接有连杆(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式自动平衡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杆(12)的底部铰接有主转动件(34),每个转动座(32)上铰接有从转动件(35),所述主转动件(34)和从转动件(35)之间均铰接有转向臂(3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式自动平衡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61)内部设置有活塞腔(63)和连通腔(67),所述活塞腔(63)和连通腔(67)的上端通过常开的主控阀(64)相互连通,其下端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连通孔(68)。
8.一种两轮式自动平衡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两轮式自动平衡复位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和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车架(1)上的平衡传感器(49)和速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斗风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斗风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00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品检重装置
- 下一篇:胶体脱泡方法、胶体脱泡装置、脱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