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肉质的黄羽肉鸡饲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0110.8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7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蒋守群;王一冰;苟钟勇;李龙;林厦菁;范秋丽;郑春田;叶金玲;张厂;陈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0/18 | 分类号: | A23K10/18;A23K10/30;A23K10/37;A23K20/00;A23K20/105;A23K20/111;A23K20/142;A23K20/147;A23K20/158;A23K20/20;A23K20/22;A23K20/26;A23K5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肉质 肉鸡 饲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肉质的黄羽肉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鸡多维15‑30份、禽矿70‑90份、50%氯化胆碱130‑220份、球必杀40‑60份、露保细盐80‑120份、玉米芯粉440‑620份、添加剂20‑100份,基础饲粮90000‑110000份;本发明在基础饲粮中同时以矢车菊黄酮提取物、灵芝粉、益长素和肉桂醛等作为添加剂的预混料替代抗生素可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健康、血清中各项指标活性、肝脏中各项指标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最终提高了黄羽肉鸡的肉质和免疫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提高肉质的黄羽肉鸡饲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黄羽肉鸡的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产量每年以约15%的速度增长。黄羽肉鸡因其优良的肉质倍受消费者欢迎,但国内优质黄羽肉鸡育种一直以生产性能和其它商品性状(羽色、肤色等)作为选择性状,其结果是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肉品质却不断下降,且由于多种原因亦导致鸡的各种疾病不断发生,并越来越复杂。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饲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常规饲料添加激素类、抗生素类在促进畜禽生长,增加体重方面作用显著,但是容易在畜禽体内残留,人食用后会造成不良影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损害。使用常规饲料喂养的畜禽,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迅速生长,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畜禽的肉质不好,口感较差。
肉品质性状特性包括嫩度、风味、多汁性、肉色、系水力等,决定了消费者对肉品的可接受性,其主要受肉品内在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如化学组成和肌肉组织学特性等影响,同时与屠宰后肌肉代谢,如糖原酵解等特性相关。近年来,鸡肉品质调控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了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研究者认为,通过科学配制饲粮和适宜饲养方式,或以饲粮形式添加外源改良肉质的活性物质均可达到提高鸡肉品质的目的。所以,通过营养调控的方式提高鸡肉品质,也是一条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针对黄羽肉鸡提高肉质的鸡饲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肉质的黄羽肉鸡饲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肉质的黄羽肉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鸡多维15-30份、禽矿70-90份、50%氯化胆碱130-220份、球必杀40-60份、露保细盐80-120份、玉米芯粉440-620份、添加剂20-100份,基础饲粮90000-110000份。
进一步,上述提高肉质的黄羽肉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鸡多维23-28份、禽矿75-85份、50%氯化胆碱190-210份、球必杀45-55份、露保细盐90-110份、玉米芯粉450-530份、添加剂30-80份,基础饲粮98000-105000份。
优选的,上述提高肉质的黄羽肉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鸡多维25份、禽矿80份、50%氯化胆碱200份、球必杀50份、露保细盐100份、玉米芯粉485份、添加剂60份,基础饲粮99000份。
进一步,上述提高肉质的黄羽肉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鸡多维20-25份、禽矿75-85份、50%氯化胆碱130-180份、球必杀45-55份、露保细盐90-110份、玉米芯粉530-600份、添加剂30-80份,基础饲粮98000-105000份。
优选的,上述提高肉质的黄羽肉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鸡多维20份、禽矿80份、50%氯化胆碱150份、球必杀50份、露保细盐100份、玉米芯粉540份、添加剂60份,基础饲粮99000份。
进一步,上述添加剂为速大肥、矢车菊黄酮提取物、灵芝粉、益长素、肉桂醛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0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