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格雷母线地址编码自动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0307.1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祥;岳鑫先;柯青春;季益龙;李庆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0 | 分类号: | G01B7/00;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格雷 母线 地址 编码 自动 切换 装置 | ||
1.一种双格雷母线地址编码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1#格雷母线(1)、2#格雷母线(2)、天线箱上部线圈(3)、天线箱下部线圈(4)、1#终端电阻(5)、2#终端电阻(6)、通信连接线(7)、解码器(8)、解码通信PLC(10)、车载PLC(11)、车载交换机(12)、车载无线通信电台从站(13)、车载无线天线(14)、无线通信地面主站(15)、无线通信地面天线(16)、地面交换机(17)、地面通信PLC(18)、格雷母线切换电路(19)、1#格雷母线信号发生器(20)以及2#格雷母线信号发生器(21);其中1#格雷母线(1)、2#格雷母线(2)组成双地址解码系统,天线箱上部线圈(3)接受1#格雷母线(1)信号,天线箱下部线圈(4)则接受2#格雷母线(2)信号,1#格雷母线(1)由2#格雷母线信号发生器(21)和1#终端电阻(5)组成信号发送回路,2#格雷母线(2)由信号发生器(20)和2#终端电阻(6)组成信号发送回路,逻辑切换电路由地面通信PLC(18)、格雷母线切换电路(19)组成,当地面通信PLC (18)判断出信号故障时由格雷母线切换电路(19)来控制格雷母线间的切换,以稳定编码地址信号;当天线箱上部线圈(3)、天线箱下部线圈(4)接收到格雷母线信号时,由通信连接线(7)传输到地址解码器(8)上部进行解码,解码完成把解码出的绝对地址发送到解码通信PLC(10)上,解码通信PLC(10)通过车载交换机(12)和车载PLC(11)进行数据传送,车载PLC(11)进行数据转换,把地址解码的绝对值数据转换成焦炉炉号进行全自动运行控制,并且车载PLC(11)通过车载无线通信电台从站(13)和车载无线天线(14)把地址解码数据传送至无线通信地面天线(16)以及无线通信地面主站(15),地址解码信号和转化的数据炉号再由光纤连接到地面交换机(17)上进而完成和地面通信PLC (18)之间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格雷母线地址编码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格雷母线切换电路(19)正常时使用1#格雷母线(1)进行地址解码系统的投入时,地面PLC输出Q10.0控制接触器KM1,KM1吸合后1#信号发生器工作,为1#格雷母线(1)提供功率信号,并且通过双线圈的天线箱上部线圈(3)组成地址编码系统;当格雷母线发生故障时通过PLC逻辑判断,断开Q10.0,输出Q10.1控制KM2,KM2吸合后控制2#格雷母线信号发生器工作,为2#格雷母线(2)提供功率信号,并通过双线圈的天线箱下部线圈(4)组成地址编码系统;同样当正常使用2#格雷母线(2)时,如果发生其发生故障,由PLC进行逻辑判断,通过切换回路切换到格雷母线(1),以稳定设备正常的功能;PLC判断格雷母线故障时由Q10.3S输出报警信号,通知检修人员及时排除故障。
3.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格雷母线地址编码自动切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当1#格雷母线或2#格雷母线工作时,由解码系统通信PLC发送“心跳”程序到车载PLC,由车载PLC判断解码系统PLC通信是或正常;若正常由车载PLC判断车辆模式是或为自动模式,若不正常则输出通信系统异常并传送至地面PLC处,车辆处于自动模式下,车载PLC接受格雷母线数据并进行判断,如果其数值在车辆运行范围内,1#格雷母线地址值范围20.230mm﹤L﹤425.368mm,2#格雷母线地址值20.236mm﹤L﹤425.360mm,则继续执行数据采集程序,如果数据超出车辆运行数据此范围,1#格雷母线地址值在L﹤20.230mm或L425.368mm并持续2秒,2#格雷母线地址值在L﹤20.236mm或L425.360mm并持续2秒,则由地面PLC判断数据异常,进行格雷电缆切换,同时判断出在使用的数据异常的电缆并进行此条格雷母线异常的输出,并发出报警信息统计检修人员及时进行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03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