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1389.1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0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辉;张碧波;邢汉君;黄罕添;赵青;罗灿;盛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向群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臭水 强化 处理 系统 工艺 | ||
1.一种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按水流方向依次包括沉砂渠、快速过滤渠、生态强化区;沉砂渠和快速过滤渠高于生态强化区;所述沉砂渠的渠道整体为曲线结构;所述曲线的曲线长度根据下述公式设置,曲线长度=水体流量÷溢流负荷,其中溢流负荷≤1.7mm/s;其黑臭水流出一侧的渠壁上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为曲线结构;所述沉砂渠的黑臭水流入的一侧渠壁开设有进水口,另一侧渠壁内壁上对应所述进水口的位置设有进水挡墙;所述快速过滤渠内装填有可过滤黑臭水的填料,填料底部还设有可将流经填料的水导入生态强化区的集水导水装置;所述生态强化区内种植有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渠设置在具有黑臭水的河道中,沉砂渠的渠壁高度与河堤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渠容积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得到:沉砂渠容积=水力停留时间×水流量,其中水力停留时间大于1个小时;所述沉砂渠的宽度为10~20米;所述进水口设置有导流闸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导水装置包括快速过滤渠的填料的底部沿沟渠渠道轴向埋设的穿孔集水管和一端连通穿孔集水管、另一端伸入生态强化区内的穿孔导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导水管包括导水总管和导水支管;所述导水总管一端连通穿孔集水管,另一端与导水支管连通;所述导水支管一端与导水总管连通,另一端伸入生态强化区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总管为若干根,均匀分布在穿孔集水管上;所述导水支管为放射状的分枝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导水总管与导水支管连通的一端伸入至生态强化区中间区域;放射状的导水支管均匀分布于生态强化区,且部分导水支管的远离导水总管的一端靠近整个生态强化区的进水端;这样设置有利于将集水管中的水均匀导入生态强化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级配填料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填料结构包括上下两层;上层为粒径φ5~8mm,下层为粒径φ30~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的曲线结构与沉砂渠的渠道的曲线结构平行适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顶部设有若干溢流槽,溢流槽下方设有若干溢流孔,溢流孔孔顶与溢流槽槽底间距0.1米。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高度比设置所述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的来水河道平水位低0.1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高度比设置所述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的来水河道平水位低0.1mm。
14.根据权利要求1、4-5任一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强化区内,0.5~1米深度区域种植沉水植物,0.1~0.5米深度区域种植挺水植物、1~1.5米深度区域对应的水面上设置景观生态浮岛、仿生水草、和浮水喷泉曝气机。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强化区内,0.5~1米深度区域种植沉水植物,0.1~0.5米深度区域种植挺水植物、1~1.5米深度区域对应的水面上设置景观生态浮岛、仿生水草、和浮水喷泉曝气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13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