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柔性与刚性相结合的沿空巷道非对称协同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1394.2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殷帅峰;李楠;程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赵艾亮 |
地址: | 0652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柔性 刚性 相结合 巷道 对称 协同 支护 装置 | ||
1.一种基于柔性与刚性相结合的沿空巷道非对称协同支护装置,包括内支护板(3)、外巷帮支护组件(7)、外顶支护组件(8)和柔性加固层(5),其中,所述内支护板沿着巷道的延伸方向支护于最靠近待支护岩层(2)的最内侧;所述内支护板的远离岩层的一侧设置有沿着巷道方向延伸的所述外巷帮支护组件(7)以及位于所述外巷帮支护组件顶部的外顶支护组件(8);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巷帮支护组件(7)、外顶支护组件(8)与所述内支护板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柔性加固层(5);
所述柔性加固层(5)包括多组柔性可微滑移组件和凝固加固层,其中,所述柔性可微滑移组件以与水平方向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倾斜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外巷帮支护组件与内支护板之间或者外顶支护组件(8)与所述内支护板之间;
且上下或者水平相邻的两组柔性可微滑移组件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凝固加固层填充于所述柔性可微滑移组件、外巷帮支护组件(7)、外顶支护组件(8)与所述内支护板构设的柔性加固腔体内;
所述柔性可微滑移组件能够沿着其倾斜的延伸方向做微动滑移,且微动滑移时,滑移力的一水平分力和竖直分力作用于外巷帮支护组件(7)、外顶支护组件(8)或所述内支护板;
所述柔性可微滑移组件包括上柔性支护座(10)、下柔性支护座(11)和竖直分力座(12),其中,所述上柔性支护座(10)以倾斜的方向延伸,且置于所述外巷帮支护组件(7)或外顶支护组件(8)与所述内支护板之间,所述上柔性支护座的下部抵靠设置有与之延伸方向相同的所述下柔性支护座(11),所述下柔性支护座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竖直分力座的顶部一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柔性支护座的下方,且所述竖直分力座(12)向下穿过所述通孔设置;
所述竖直分力座(12)的下端设置有竖直方向延伸的多个平行布置的间隙(13),以便供所述竖直分力座(12)进行微动变形与微动滑移;
所述柔性可微滑移组件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5-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与刚性相结合的沿空巷道非对称协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柔性支护座的上端面焊接或者一体设置有多个向上延伸且间隔布置的加固筋(14),所述下柔性支护座的下端面也焊接或者一体设置有多个向下延伸且间隔布置的加固筋(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与刚性相结合的沿空巷道非对称协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可微滑移组件采用弹簧钢材质制成,凝固加固层为混凝土或者速凝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与刚性相结合的沿空巷道非对称协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护板(3)采用伸入岩层内的锚杆和/或锚索(1)锚固于待支护的岩层上,所述外巷帮支护组件(7)、外顶支护组件(8)和柔性加固层(5)也采用伸入岩层内的锚杆和/或锚索(1)一体锚固于待支护的岩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与刚性相结合的沿空巷道非对称协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护板(3)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垫板(6),所述第一垫板(6)的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锚杆或锚索(1),所述柔性加固层(5)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外巷帮支护组件(7)包括第二垫板(701)、第一支撑弹簧(702)、侧支撑板(703)、第一卡块(704)、第一连接块(705)和锚杆或锚索(706),所述侧支撑板(7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弹簧(702),且侧支撑板(70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垫板(701),所述第二垫板(7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锚杆或锚索(706),所述侧支撑板(703)的一侧位于第一支撑弹簧(702)的上下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705),所述第一连接块(70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块(7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科技学院,未经华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13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