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2155.9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2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宇 |
主分类号: | A61K36/754 | 分类号: | A61K36/754;A61P17/04 |
代理公司: | 45125 南宁市吉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3722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皮肤瘙痒 中药制剂领域 皮肤瘙痒 市场推广 重量份数 白鲜皮 火炭母 九里明 三叉苦 熊胆木 灭菌 清热 杀虫 止痒 祛风 中草药 防治 | ||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草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三叉苦12‑16份、九里明14‑19份、大飞杨16‑22份、火炭母12‑16份、苦李根4‑7份、熊胆木7‑10份和白鲜皮10‑15份。本发明本方以清热降燥、祛风止痒辅以杀虫灭菌对常见皮肤瘙痒进行防治,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具有明显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瘙痒是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血热风疹等皮肤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荨麻疹俗称风疹 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 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者粘膜单 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炎症性反应,变现为红肿、肿胀、丘疹、水疱。
由于环境、空气、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变化,皮肤病的发病率一直很高,成为一种常 见病、多发病。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全国总患病率为1.23%,即约有0.1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 皮肤病,皮肤瘙痒的临床治疗困难,目前仍无特效方法。
皮肤作为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覆盖全身,由于外用药可以直接接触患病部位,因此在 皮肤病用药剂型选择中,外用药占了八成以上的比重,而从药物的药理作用分类大体为清洁、 保护、止痒、收敛、抗菌等几个方面,其中抗菌、止痒是销量相对较多的品种,再次可见外 用止痒药的发展空间巨大。中医认为本病以风、湿、热、虫、毒之邪为致病、诱发因素,主 要病机是湿毒浸淫、血瘀阻络或血虚生风,中国传统中医药中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由于药效持 久且毒副作用小而成为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草药,本方以清热降燥、 祛风止痒辅以杀虫灭菌对常见皮肤瘙痒进行防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三叉苦12-16份、九里明14-19份、大飞杨16-22份、火炭母12-16份、苦李根4-7份、熊胆木7-10份和白鲜皮10-15份。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三叉苦13-15份、九里明15-17份、大飞杨17-20份、火炭母13-15份、苦李根5-6份、熊胆木8-9份和白鲜皮12-13份。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三叉苦14.5份、九里明16份、大飞杨18份、火炭母14.5份、苦李根5.8份、熊胆木8.8份和白鲜皮12份。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草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取大三叉苦、九里明、大飞杨、火炭母、苦李根、熊胆木和白鲜皮混合后,放入布袋并扎紧袋口,然后将布袋置入容器中,加入于中药制剂总重量300~500倍的温水,在常温浸泡2~3h;
(2)将浸泡好的用武火煮沸药液后,文火慢煎30~60min,过滤,得到煎煮液。
使用方法:用两条毛巾浸药交替湿敷患处,每次20min~40min。
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的功效分别为:
三叉苦: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咽喉肿痛、风湿骨痛、疟疾、黄疸、湿疹、皮炎、跌打损伤及虫蛇咬伤等症。
九里明: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等功效。多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大飞杨:清热润肺,敛阴安神,除湿,杀虫,主治:百日咳,心悸失眠,盗汗遗精,瘰窃,湿疹,疥癣。
火炭母: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宇,未经钟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2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