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潜标观测破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2608.8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5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琳;官晟;王岩峰;李淑江;江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22/00 | 分类号: | B63B22/00;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赵明媚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缆 传感装置 卷线装置 电动伸缩杆 破断装置 卡合件 插座 触发 断器 潜标 拉扯 观测 可拆卸连接 外力作用 镶嵌设置 销轴连接 电连接 主浮体 上端 穿绕 缠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潜标观测破断装置,包括下钢缆和上钢缆;主浮体上端设置卷线装置,下钢缆穿绕卷线装置,通过破断器与上钢缆可拆卸连接;下钢缆上镶嵌设置有接近传感装置,卷线装置上设置有对应的触发传感装置;破断器包括通过卡合件连接的上插座和下插座,及与卡合件销轴连接的电动伸缩杆,接近传感装置与电动伸缩杆电连接;在下钢缆与卷线装置缠绕过程中,当下钢缆上的接近传感装置靠近触发传感装置时,接近传感装置控制电动伸缩杆回缩,使卡合件能在外力作用下分离,进而使上钢缆与下钢缆分离。本发明的破断装置能使上钢缆遇到短暂拉扯时不执行破断操作,而遇到较长时间的拉扯时,执行破断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下潜标观测破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洋实时传输潜标观测中,需要在海面放置数据采集器及通讯浮标,并使用包塑钢缆将其与位于水中几百米深处的主浮体进行物理连接。安装于主浮体上的海洋观测设备使用感应耦合传输的方式通过包塑钢缆将数据传送至海面通讯浮标并通过卫星实时或准实时的发回岸基实验室。海洋观测设备通过一个带有电缆的磁环与包塑钢缆连接。
因为通讯浮标漂浮在海面上,其主体及所连接的包塑钢缆有可能被过往船只或海洋生物拖带拉扯,为在该情况发生时确保水下主浮体的安全,需要在主浮体与包塑钢缆之间加装破断装置。传统的破断装置一般使用一根较细的绳索,在所受拉力超过其破断力时断裂,以保护主浮体之下的观测设备和锚系系统。但是由于部分的拖带拉扯只是暂时性的,如果遇到拉扯便做破断处理,其造成的打捞重连成本非常高,因此需要一种能缓冲短暂拉扯的破断装置,在遇到短暂的拉扯时,不会马上破断;而遇到对主浮体的安全有影响端的拉扯时,会执行破断操作,保障主浮体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下潜标观测破断装置,利用卷线装置以及根据卷线装置的状态而进行破断操作的插拔装置,实现在遇到短暂的拉扯时,不会马上破断,而遇到对主浮体的安全有影响端的拉扯时,会执行破断操作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出一种水下潜标观测破断装置,包括:与水下的主浮体连接的下钢缆和与水上的通讯浮标连接的上钢缆;
主浮体上端设置卷线装置,下钢缆穿绕卷线装置,通过破断器与上钢缆可拆卸连接;
下钢缆上镶嵌设置有接近传感装置,卷线装置上设置有对应的触发传感装置;
破断器包括通过卡合件连接的上插座和下插座,及与卡合件销轴连接的电动伸缩杆,接近传感装置与电动伸缩杆电连接;
在下钢缆与卷线装置缠绕过程中,当下钢缆上的接近传感装置靠近触发传感装置时,接近传感装置控制电动伸缩杆回缩,使卡合件能在外力作用下分离,进而使上钢缆与下钢缆分离。
进一步的,卷线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转动连接有卷线器,下钢缆穿过外壳底部,缠绕卷线器后,穿过外壳的顶部,与上钢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卷线器为自动回收卷线器,卷线器与外壳间设置有回弹件,当下钢缆带动卷线器转动时,回弹件提供弹性力,使卷线器具有反向转动的趋势。
进一步的,外壳内部,在下钢缆与外壳顶部接触处,设置有触发传感装置。
进一步的,外壳与下钢缆之间设置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固定在外壳上并环绕下钢缆设置,滑动组件包括至少三个万向滚珠。
进一步的,卡合件包括下插座和上插座侧壁对应设置的带通孔的连接翼,电动伸缩杆与通孔销轴连接。
进一步的,破断器还包括密封腔,密封腔固定设置在下插座的外围,电动伸缩杆固定设置在密封腔内。
进一步的,破断器还包括电动开关,电动开关设置在密封腔内,接近传感装置与电动开关电连接,通过电动开关控制电动伸缩杆回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26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浪浮标振动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给式水上浮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