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2930.0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1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丽;苏志强;吴恒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可重构 机器人 教具 | ||
1.一种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教具包括底盘(10)、连杆(20)、延长杆(30)、滑块(40)、末端执行器(50)、转动连接件(60)和固定连接件(70),所述底盘(10)、所述连杆(20)、所述滑块(40)以及所述末端执行器(50)中的任意两个均可实现连接,所述转动连接件(60)用于实现所述底盘(10)、所述连杆(20)、所述滑块(40)以及所述末端执行器(50)中的任意两个之间的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件(70)用于实现所述底盘(10)、所述连杆(20)、所述滑块(40)以及所述末端执行器(50)中的任意两个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延长杆(30)与所述连杆(20)连接,所述滑块(40)可沿所述连杆(20)或所述延长杆(30)移动,所述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教具通过从所述底盘(10)、所述连杆(20)、所述延长杆(30)、所述滑块(40)、所述末端执行器(50)、所述转动连接件(60)和所述固定连接件(70)中选择合适部件并进行连接组合以完成多种机器人构型,所述多种机器人构型包括球坐标机器人、SCARA机器人和6R机器人;所述底盘(10)具有第一配合孔(10a),所述连杆(20)具有第二配合孔(20a)、第三配合孔(20b)和第一滑槽(20c),所述滑块(40)具有第四配合孔(40a),所述滑块(40)包括凸块(41),所述滑块(40)通过所述凸块(41)与所述第一滑槽(20c)相配合以实现其沿所述连杆(20)的移动,所述延长杆(30)具有第二滑槽(30a),所述滑块(40)通过所述凸块(41)与所述第二滑槽(30a)相配合以实现其沿所述延长杆(30)的移动,所述末端执行器(50)包括第一配合凸起(501),所述转动连接件(60)包括第二配合凸起(601),所述转动连接件(60)具有第五配合孔(60a),所述固定连接件(70)具有第三配合凸起(701),所述第一配合孔(10a)、所述第二配合孔(20a)、所述第三配合孔(20b)、所述第四配合孔(40a)和所述第五配合孔(60a)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配合凸起(501)、所述第二配合凸起(601)和所述第三配合凸起(701)的结构均相同,任一所述配合孔均可与任一所述配合凸起相配合;所述连杆(20)包括连杆主体(21)、第一连接头(22)和第二连接头(23),所述第一连接头(22)的一端与所述连杆主体(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23)与所述连杆主体(2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22)具有所述第二配合孔(20a),所述第二连接头(23)具有所述第三配合孔(20b)和第一楔形配合孔,所述连杆主体(21)具有多个沿所述连杆主体(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滑槽(20c),所述连杆主体(21)的另一端为第一楔形凸起,所述第一楔形凸起与所述第一楔形配合孔相配合;所述延长杆(30)的一端具有第二楔形凹槽(30b),所述第二楔形凹槽(30b)与所述第一楔形配合孔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楔形凹槽(30b)可与所述第一楔形凸起相配合,所述延长杆(30)的另一端具有第二楔形凸起(301),所述第二楔形凸起(301)与所述第一楔形凸起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楔形凸起(301)可与所述第一楔形配合孔相配合,所述延长杆(30)具有多个沿所述延长杆(3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滑槽(30a);所述滑块(40)还包括第一滑块单元(42)和第二滑块单元(43),所述凸块(41)包括第一摩擦条(411)和第二摩擦条(412),所述第一滑块单元(42)具有第一摩擦条容纳孔(42a),所述第二滑块单元(43)具有第二摩擦条容纳孔(43a),所述第一摩擦条容纳孔(42a)与所述第二摩擦条容纳孔(43a)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摩擦条(411)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条容纳孔(42a)内,所述第二摩擦条(412)设置在所述第二摩擦条容纳孔(43a)内,所述第一滑块单元(42)和所述第二滑块单元(43)通过榫卯结构相连接以形成滑块本体(401),所述第四配合孔(40a)设置在所述滑块本体(401)上;所述滑块(40)还包括第一阻尼调节单元(44)和第二阻尼调节单元(45),所述第一阻尼调节单元(44)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单元(42)上,所述第一阻尼调节单元(44)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摩擦条(411)与所述第一滑槽(20c)或所述第二滑槽(30a)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第二阻尼调节单元(45)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单元(43)上,所述第二阻尼调节单元(45)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摩擦条(412)与所述第一滑槽(20c)或所述第二滑槽(30a)之间的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29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