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向硅钢非对称平直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2936.8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6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元;王伦;周阳;王淑志;陈俊男;焦彦龙;任存杰;姬凤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6 | 分类号: | B21B37/16;B21B3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向 硅钢 对称 平直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取向硅钢非对称平直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取向硅钢板坯的入炉温度大于350℃;
在加热阶段,控制加热炉的预加热温度为800~95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一加热段的温度为1070~109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二加热段的温度为1130~115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均热段的温度为1120~113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炉压为25~35pa;
所述板坯出炉后,在粗轧过程中,控制粗轧机架的粗轧模式为“0+5”轧制模式;所述“0+5”轧制模式包括:第一粗轧机架轧制零道次;第二粗轧机架轧制五道次;
在精轧过程中,根据粗轧过程中所述板坯的镰刀弯变化量及头部延伸率确定第一精轧机架的第一辊缝调平值及第二精轧机架的第二辊缝调平值,所述板坯镰刀弯的变化量小于5mm;
根据所述板坯镰刀弯的变化量及历史精轧穿带方向控制所述板坯在第一精轧机架、第二精轧机架及第三精轧机架的穿带方向;
在层冷过程中,控制层流辊道的速度大于带钢速度的14%,控制所述带钢的加速度为0.25m/s2,控制所述带钢的加速起点为带钢头部距离第七精轧机架出口的49~50m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精轧过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板坯镰刀弯的正向变化量大于40mm或者所述板坯镰刀弯的反向变化量大于30mm时,控制所述板坯的边部加热器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板坯镰刀弯的变化量及头部延伸率确定所述第一精轧机架的第一辊缝调平值,包括:
根据公式F1=A*S/100确定所述第一辊缝调平值;其中,所述A为所述板坯的镰刀弯变化量,所述S为调平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板坯镰刀弯的变化量及头部延伸率确定所述第二精轧机架的第二辊缝调平值,包括:
根据公式F2=A*0.25/100确定所述第二辊缝调平值;其中,所述A为所述板坯的镰刀弯变化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根据所述板坯头部的延伸率确定。
6.一种取向硅钢非对称平直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取向硅钢板坯的入炉温度大于350℃;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加热阶段,控制加热炉的预加热温度为800~95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一加热段的温度为1070~109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二加热段的温度为1130~115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均热段的温度为1120~113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炉压为25~35pa;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所述板坯出炉后,在粗轧过程中,控制粗轧机架的粗轧模式为“0+5”轧制模式;所述“0+5”轧制模式包括:第一粗轧机架轧制零道次;第二粗轧机架轧制五道次;
第四控制单元,用于在精轧过程中,根据粗轧过程中所述板坯的镰刀弯变化量及头部延伸率确定第一精轧机架的第一辊缝调平值及第二精轧机架的第二辊缝调平值;所述板坯镰刀弯的变化量小于5mm;
第五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板坯镰刀弯变化量及历史精轧穿带方向控制所述板坯在第一精轧机架、第二精轧机架及第三精轧机架的穿带方向;
第六控制单元,用于在层冷过程中,控制层流辊道的速度大于带钢度速度度的14%,控制所述带钢的加速度为0.25m/s2,控制带钢的加速起点为带钢头部距离第七精轧机架出口的49~50m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七控制单元,还用于当确定所述板坯镰刀弯的正向变化量大于40mm或者所述板坯镰刀弯的反向变化量大于30mm时,控制所述板坯的边部加热器关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F1=A*S/100确定所述第一辊缝调平值;其中,所述A为所述板坯的镰刀弯变化量,所述S为调平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29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