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电流合成型零序互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3368.3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8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贤;董国鹏;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二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8 | 分类号: | H01F38/38;H01F27/02;H01F27/245;H01F27/28;H01F27/32;H01F27/36;G01R15/18 |
代理公司: | 21209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维敬 |
地址: | 4380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电流 线圈绕组 三相电流线圈 三相电流 穿线孔 零序电流互感器 二次接线端子 户内环氧树脂 电流互感器 高精度监测 零序互感器 相电流信号 一体式结构 产品本体 独立绕组 绝缘壳体 零序电流 末端连接 外屏蔽层 绝缘壳 浇注 绝缘 始端 铁芯 成型 电缆 计量 合成 体内 | ||
三相电流合成型零序互感器,包括绝缘壳体,其上开设三相穿线孔。A相穿线孔外侧的绝缘壳体内有A相电流线圈,A相电流线圈包括A相铁芯、外侧的A相电流线圈绕组和A相电流线圈绕组外侧的A相电流线圈绕组外屏蔽层。B相和C相处结构相同。三相电流线圈绕组的始端连接在一起,三相电流线圈绕组的末端连接在一起,对应连接二次接线端子。本型电流互感器为全封闭一体式结构,三相分相穿电缆,每相有独立绕组线圈,单独每一相电流信号可达到计量级精度,再进行三相电流合成,从而提高产品自身精度。可实现零序电流高精度监测,产品本体采用户内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符合10~35kV系统零序电流互感器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三相电流合成型零序互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零序电流互感器在使用时是三相电缆同时穿过同一个电流线圈,利用三相电流产生磁势平衡的原理来监测线路零序电流,这种原理的产品二次信号由于本身的固有原理导致励磁损耗高,难以做到高精度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三相电流合成型零序互感器,三相分相穿电缆,单独每一相电流信号可达到计量级精度,再进行三相电流合成。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三相电流合成型零序互感器,包括绝缘壳体。
其技术要点在于:
绝缘壳体表面圆周上均匀的开设三个圆孔,分别为A相穿线孔、B相穿线孔和C相穿线孔。
A相穿线孔外侧的绝缘壳体内有A相电流线圈,A相穿线孔位于A相电流线圈内侧。
A相电流线圈包括A相铁芯、外侧的A相电流线圈绕组和A相电流线圈绕组外侧的A相电流线圈绕组外屏蔽层。
B相穿线孔外侧的绝缘壳体内有B相电流线圈,B相穿线孔位于B相电流线圈内侧。
B相电流线圈包括B相铁芯、外侧的B相电流线圈绕组和B相电流线圈绕组外侧的B相电流线圈绕组外屏蔽层。
C相穿线孔外侧的绝缘壳体内有C相电流线圈,C相穿线孔位于C相电流线圈内侧。
C相电流线圈包括C相铁芯、外侧的C相电流线圈绕组和C相电流线圈绕组外侧的C相电流线圈绕组外屏蔽层。
C相电流线圈绕组的始端、B相电流线圈绕组的始端和A相电流线圈绕组的始端连接在一起,连接二次接线端子的一端。
C相电流线圈绕组的末端、B相电流线圈绕组的末端和A相电流线圈绕组的末端连接在一起,连接二次接线端子的另一端。
A相铁芯、B相铁芯和C相铁芯可均为硅钢片和微晶合金片交替层叠复合型铁芯。
其优点在于:
本型电流互感器为全封闭一体式结构,三相分相穿电缆,每相有独立绕组线圈,单独每一相电流信号可达到计量级精度,再进行三相电流合成,从而提高产品自身精度。可实现零序电流高精度监测,三相电缆分相穿线的方式可以直接将本产品固定在开关柜下进线口,不需要额外预留位置安装,产品本体采用户内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符合10~35kV系统零序电流互感器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D-D剖视图。
图3为电路原理图。
图4为外形主视图。
图5为外形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二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二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3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