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语音的文本输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4000.9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9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凤;李足红;李洋全;田婧;黄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6 | 分类号: | G06F3/16;G10L15/26;G10L15/18 |
代理公司: | 51124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本 编辑框 输入文本 文本信息 输入效率 输入意图 显示界面 用户使用 第三方 输入法 语音 语音信号转换 操作界面 输入技术 语义理解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文本输入技术,解决了现有通过语音输入文本的方法用户使用不方便快捷,并且文本输入效率较低的问题。技术方案概括为:基于语音的文本输入方法,包括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文本信息,该文本信息进行语义理解,判断该文本信息是否是文本输入意图,若是文本输入意图,则提取出该文本信息中的待输入文本;检测当前显示界面是否存在编辑框,根据当前显示界面中编辑框的有无、编辑框数量以及编辑框上焦情况等,将待输入文本输入到相应的编辑框中。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文本输入方法用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并且输入文本时不受第三方输入法的影响,避免调起第三方输入法以及显示其操作界面时对文本输入效率产生影响,使得文本输入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本输入技术,特别涉及通过语音进行文本输入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语音输入文本的方法是:用户选择需要输入文本的编辑框后,编辑框上焦,并调起第三方输入法,然后用户长按第三方输入法提供的语音输入按钮,在长按时间内说出需要输入的内容,进而将用户的语音信号转换为文本输入到相应的编辑框中。上述输入方法中,用户需要手动选择编辑框和长按语音输入按钮,导致通过语音输入文本时不方便快捷,另外,由于用户每次选择编辑框后,都会调起第三方输入法并显示其操作界面,这样会影响输入文本的效率,例如用户选择一个编辑框后,由于调起第三方输入法以及显示其操作界面都需要时间和处理资源,用户无法立即输入文本,实际应用中体现在用户选择编辑框后,第三方输入法的操作界面可能不会立即弹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通过语音输入文本的方法用户使用不方便快捷,并且文本输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语音的文本输入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语音的文本输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识别,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文本信息;
步骤二、对该文本信息进行语义理解,判断该文本信息是否是文本输入意图,若不是文本输入意图,则执行该文本信息所对应的操作,然后执行步骤四,若是文本输入意图,则提取出该文本信息中的待输入文本,然后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检测当前显示界面是否存在编辑框,若不存在编辑框,则执行步骤四,若只存在一个编辑框,则将待输入文本输入该编辑框,若存在多个编辑框,则判断该多个编辑框中是否存在已上焦的编辑框,若存在已上焦的编辑框,则将待输入文本输入已上焦的编辑框,若不存在已上焦的编辑框,则按照预设的规则从该多个编辑框中选取一个编辑框,然后将待输入文本输入该选取出的编辑框;
步骤四、结束本次处理流程。
作为进一步优化:
所述步骤二中,若是文本输入意图,还判断并记录该文本信息中是否存在文本输入位置信息,若存在,则提取出该文本信息中的文本输入位置信息;
所述步骤三中,若存在编辑框且存在文本输入位置信息,则获取当前显示界面中各个编辑框所对应的预设的编辑框提示信息,然后通过遍历获取到的所有编辑框提示信息,查询是否存在与文本输入位置信息相匹配的编辑框提示信息,若存在与文本输入位置信息相匹配的编辑框提示信息,则将待输入文本输入与文本输入位置信息相匹配的编辑框提示信息所对应的编辑框,若不存在与文本输入位置信息相匹配的编辑框提示信息且只存在一个编辑框,则将待输入文本输入该编辑框,若不存在与文本输入位置信息相匹配的编辑框提示信息且存在多个编辑框,则判断该多个编辑框中是否存在已上焦的编辑框,若存在已上焦的编辑框,则将待输入文本输入已上焦的编辑框,若不存在已上焦的编辑框,则按照预设的规则从该多个编辑框中选取一个编辑框,然后将待输入文本输入该选取出的编辑框。
作为进一步优化,通过继承操作系统的辅助服务来检测当前显示界面是否存在编辑框、编辑框的上焦状态、获取各个编辑框所对应的预设的编辑框提示信息以及向编辑框输入文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4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声道或多声道音频控制接口
- 下一篇:一种大数据分析中两个大整数降维比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