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洋轮船空调系统的管道实时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4176.4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0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骆金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旗浪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B1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朱文军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洋 轮船 空调 系统 管道 实时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轮船空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轮船空调系统的管道实时监测装置,包括管体,支座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检测块,管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隔板的底部与支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囊,隔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体一,检测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体二,支座的内部且位于检测块的上方活动插接有开关块。当管体内的海水流量变少时,失去了海水的浮力,检测块下移,导电环与开关组件接触,报警装置的电路连通,触发报警,当管体温度升高时,通过导热板将热量传输到气囊内,气囊膨胀,向下挤压检测块,磁体一失去磁性,检测块在磁体间的吸力带动下向下移动,触发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继续检查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船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海洋轮船空调系统的管道实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洋运输轮船上都装有空调系统,为了减少能耗,在许多海上轮船的空调系统中,轮船上船舱等面积较大的区域采用中央空调,厨房等面积较小的区域采用柜式空调,空调海水泵为厨房的柜式空调和中央空调同时提供冷却海水,且管路为并联,这种方式只需通过一个海水泵就能驱动整个空调系统的冷却循环,因此被广泛采用。
由于海水中杂质较多,这些杂质会粘附在冷却管道的内壁上,对管道内的海水流量造成影响,当厨房的冷却海水量变大的话,就会直接导致通往中央空调冷凝器内的海水流量变小,使得冷凝器上部的管子内不能充满海水,进而导致冷凝器顶部过热,时间一长,冷凝器就会出现高温腐蚀而产生泄漏,另外,空调制冷系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冷剂泄漏,这也会导致空调冷凝管的温度升高,进而使得冷凝管因高温腐蚀而泄漏,目前海洋轮船的空调系统中尚无有效的实时监测措施,一般都是发现制冷效果出现异常后再去排查,不仅排查麻烦,而且存在着延后性,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导致排查和维护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海洋轮船空调系统的管道实时监测装置,具备可实时检测海洋轮船空调管道的状况,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检查维护,避免管道因温度过高而产生腐蚀泄漏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轮船空调系统中不能实时检测管道情况,工作人员不能及时进行检查维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实时检测空调管道的状况,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检查维护,避免管道因温度过高而产生腐蚀泄漏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海洋轮船空调系统的管道实时监测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延伸至管体内部的检测块,所述管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支座内部的导热板,所述支座的内部且位于导热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与支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隔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体一,所述检测块的内部且位于隔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磁体二,所述支座的内部且位于检测块的上方活动插接有开关块,所述开关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电环,所述支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导电环对应的开关组件,所述管体的内部且位于检测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支座通过导线与轮船控制系统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块上设置有复位弹簧组件。
优选的,所述隔板位于检测块的内部,且检测块的内部开设有与隔板对应的滑动通槽。
优选的,所述气囊位于导热板的外侧,当管体的温度过高时,热量会通过导热板传输到气囊的内部,气囊因内部温度升高而膨胀。
优选的,所述磁体一位于气囊的内部,当气囊内部的温度超过磁体一的居里温度点时,会导致磁体一失去磁性。
优选的,所述磁体二与磁体一相对面的一侧磁性相同,通过两个磁体的同性斥力将检测块向上顶起。
优选的,所述开关块上设置有限位块,避免开关块从支座内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旗浪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旗浪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4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