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PETG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4618.5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龙;谢康;陆银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52 | 分类号: | C08G63/52;C08J11/26;C08J11/24;C08L67/02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刘海莉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petg 制备 不饱和 聚酯树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PETG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废弃PETG聚酯预处理;(2)PETG醇解;(3)合成树脂;(4)配置树脂。本发明以废弃PETG制品为原料,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将醇解主催化剂与协同催化剂复配使用,可大幅降低醇解能耗;在树脂合成过程中,经过聚酯多元醇改性,制得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浇注体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韧性、耐热性得到提高,整个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实现工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PETG聚酯降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PETG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PETG是非晶或低结晶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特别适合做透明的厚壁材料或片材,PETG还具有环保、可降解性以及很好的冲击与韧性,可应用于片材管材各种包装材料,代替部分昂贵的PC和不环保的PVC。PETG加工性能优良且成型周期短广泛应用于各种挤出、注塑、吹塑工艺等。随着聚酯行业的发展,PETG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每年有数十万吨的废弃PETG相关制品产生,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目前废弃PETG聚酯回收主要有两种方式,物理回收与化学回收。物理回收是将PETG制品经过分离、清洗仔挤出造粒,工艺简单,但所得产品性能较差;化学回收主要是将PETG降解成小分子低聚物,应用较广的是醇解方法,而废弃PETG经过醇解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并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研究设计了一种废弃PETG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降低能耗、性能优异的废弃PETG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废弃PETG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 废弃PETG聚酯预处理:将废弃PETG聚酯制品经粉碎机粉碎,并将其置于乙醇溶液中进行搅拌洗涤,然后在75℃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h,得到预处理后PETG聚酯;
(2) PETG醇解:取步骤(1)中预处理后PETG聚酯100重量份、0.2~0.5重量份醇解催化剂、0.01~0.03重量份辅助催化剂,80~200重量份二元醇加入到反应釜中,通氮气,再开启冷凝水回流,升温至185~197℃,开启搅拌,保温回流0.5~4h后反应结束,得到醇解后产物;
(3) 合成树脂:待步骤(2)中的醇解产物冷却至145~150℃时加入30~45重量份的不饱和二元酸或酸酐,加入3~8重量份聚酯多元醇,加入酯化催化剂,升温至155~170℃,将装置由回流改为蒸馏,恒温2~3h;升温至190~210℃,进行缩聚反应,恒温1~2h,再抽真空1~1.5h,控制酸值在18~25mgKOH/g;
(4) 配置树脂:待步骤(3)体系降温至110~120℃时,停止通氮气,加入0.02~0.05重量份阻聚剂,用30~45重量份苯乙烯稀释,冷却,过滤得到不饱和聚酯树脂R-UPR。
所述步骤(1)中废弃聚酯制品可以为PETG瓶片、薄膜、片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所述步骤(2)中醇解催化剂为醋酸锌、碱式醋酸锌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2)中的辅助催化剂为乙二醇钠。
所述步骤(2)中二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新戊二醇、丁二醇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所述步骤(3)中酯化催化剂为锡类催化剂,锡类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单丁基氧化锡、二丁基氧化锡、氯化亚锡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3)中二元酸为顺丁烯二酸,酸酐为顺丁烯二酸酐。
所述步骤(3)中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聚葵二酸乙二醇酯、聚葵二酸丁二醇酯、聚葵二酸新戊二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4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