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保护性好的助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4676.8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9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娃;方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东娃 |
主分类号: | A61B17/44 | 分类号: | A61B17/44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1021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连接片 婴儿 助产装置 两侧面 气囊 拖动 保护性能 负压吸引 颅内出血 向上移动 正面设置 助产技术 弹性带 连接杆 限位孔 限位块 脖颈 夹持 拉杆 水肿 套在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护性好的助产装置,涉及助产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板的正面设置有气囊,且下方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片,且上方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片。该新型保护性好的助产装置,通过弹性带、支撑板、气囊、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限位块和限位孔之间的相互配合,拉动连接杆向上移动,当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适合后,此时可以通过拉杆向前拉动本装置,可以将婴儿向前拖动,本装置可以直接套在婴儿脖颈处,拉动过程更加平稳,避免对婴儿进行夹持和负压吸引,降低婴儿出现头水肿和颅内出血的几率,在助产过程中对婴儿的保护性能更加理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助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保护性好的助产装置。
背景技术
妇产科在实行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当婴儿的头部将要露出时,医生通常需要使用助产装置将胎头吸引出,以此来配合产妇将婴儿拖出子宫,确保母子平安,现有助产设备多是采用助产钳和吸引器,助产钳多是扣住婴儿头部然后拖出,吸引器采用负压对婴儿头部进行吸引拖出,这两种设备在使用后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头水肿或颅内出血。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保护性好的助产装置,解决了现有助产过程使用的助产钳和吸引器,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头水肿或颅内出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保护性好的助产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板的正面设置有气囊,且下方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片,且上方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固定设置在固定框内壁,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滑槽。
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连接片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右侧面与第一弹性装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与通孔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右侧面设置有连接杆。
所述通孔开设在固定框的右侧面,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右侧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的左侧面与第二弹性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右端与限位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块开设在固定框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通孔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左侧面与第一连接片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通孔内壁的上表面和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放置槽内壁和限位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放置槽内壁和限位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设置为燕尾槽,所述滑块的形状与滑槽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限位孔位于通孔后侧,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设置为斜面。
优选的,所述滑套的右侧面设置有连接杆,且两个支撑板的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与弹性带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框的正面分别与拉杆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东娃,未经孙东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4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